1. 精釀啤酒發酵時溫度過高會有什么問題
精釀啤酒中的泡沫作用--精釀啤酒中的泡沫還可以軟化精釀啤酒花的苦味和酒精的刺激性。將精釀啤酒倒入杯中時,泡沫能從杯中升起,泡沫且細膩、潔白、掛壁、泡沫持久口味醇厚。精釀啤酒的質量也就好。 氣泡的穩定程度與液體的表面張力有關,而張力又與溫度有關。據實驗,精釀啤酒的泡沫以10°C-12°C時最多,且持久,口感也最佳。 精釀啤酒中的泡沫作用--精釀啤酒中的泡沫可使精釀啤酒具有清涼爽口、散熱解暑的作用。因為泡沫是由于精釀啤酒中充滿二氧化碳而促發起來的。這些二氧化碳進入胃中后,遇熱而膨脹又通過打嗝排出體外,從而帶走體內部分熱量,達到散熱、消化、解暑的功效。
2. 精釀啤酒發酵時溫度過高會有什么問題嘛
糖化指利用麥芽本身所含有的各種水解酶,在適宜的溫度、PH值、時間等條件下,將麥芽中的溶性高分子物質(淀粉、蛋白質、半纖維素及其中間分解產物等),逐步分解為可溶性的低分子物質,這個分解過程,稱為糖化。
淀粉的分解
淀粉分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啤酒的成本及啤酒的質量,麥芽中的淀粉分解酶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異淀粉酶、界限糊精酶、蔗糖酶等,通過這些酶的作用,淀粉不斷降解為麥芽糖、麥芽三糖、葡萄糖等可發酵性糖及低聚分子糊精。
β-葡聚糖的分解
在35~50℃時,麥芽中的大分子葡聚糖溶出,提高醪液的黏度。尤其是溶解不良的麥芽,β-葡聚糖的殘存高,麥芽醪過濾困難,麥芽汁黏度大。
蛋白質的分解
蛋白質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依次分解為高分子氮、中分子氮和低分子氮,分解為氨基酸,分解產物不僅是酵母的營養物質,而且還影響啤酒的風味、泡沫和非生物穩定性 。
滴定酸度及pH的變化
糖化醪的酸度主要來自于麥芽中酸性磷酸鹽、草酸等,麥芽中可溶性酸及其鹽類溶出,是構成糖化醪的原始酸度。蛋白質分解產生的氨基酸以及琥珀酸、草酸等,均會使滴定酸度增加,pH下降,緩沖能力增強。
多酚物質的變化
多酚類物質存在于大麥皮殼、胚乳、糊粉層和貯藏蛋白質層中,多酚物質在50℃以上易與高分子蛋白質結合而沉淀。適當降低pH,有利于多酚物質與蛋白質作用而沉淀析出,降低麥芽汁色澤。
脂類分解
脂類的變化分兩個階段:第1階段是脂類的分解,即在適溫度下通過脂酶的作用生成甘油酯和脂肪酸;第二階段是脂肪酸在脂氧合酶的作用下發生氧化。
3. 自釀啤酒發酵時溫度過低會怎樣
母雞的正常體溫是40.5℃~42℃,傳導到種蛋上面一般為38.5℃左右,所以孵化的適宜溫度是38℃~39℃.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胚胎的發育.如高于正常溫度,會使胚胎過快地發育,出殼早,雛雞軟弱不易成活.如超過43℃胚胎便可能死亡.如果低于正常溫度,胚胎發育緩慢,出殼晚而不齊,甚至死亡.如果低于32℃胚胎便會停止發育以至死亡.
因此,在孵化過程中應根據胚胎不同的發育時期合理地調節孵化溫度.一般在孵化初期,胚胎的物質代謝處于低級階段,自身產熱少,溫度應稍高,可以刺激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促進胚胎的發育;在孵化中期物質代謝漸漸增強而復雜,胚胎增大,自身能產生一部分熱量,外界供給的溫度應稍低于前期;孵化后期脂肪代謝處于旺盛階段,胚胎本身產生的大量熱量要散發出來,如外界溫度過高,妨礙熱量的散發,體內分解有毒產物也排不出來,會導致胚胎中毒或悶死殼內.故后期的溫度要低,但是到出殼時應稍稍升高,便于出殼整齊.
4. 精釀啤酒發酵溫度控制
1.原料不同
精釀啤酒一般只使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進行釀造,沒有任何人工添加劑。其麥芽含量更多,啤酒花更多,所釀造出來的麥芽汁濃度更高。
普通啤酒為了節約成本,會將部分麥芽用大米、玉米、淀粉等取代,所以釀造出來的啤酒麥芽汁濃度非常低,口感自然比不上精釀啤酒的濃郁。
2.發酵工藝不同
精釀啤酒采用艾爾工藝釀造,發酵的過程把控十分嚴格,其室溫需要嚴格控制在10攝氏度至20攝氏度。發酵完成以后無需進行過濾和殺菌。
普通啤酒的釀造工藝和精釀啤酒恰好相反,采用的是拉格工藝釀造。酵母發酵溫度一般控制在10攝氏度以下,發酵完成以后需要進行過濾和殺菌,這樣做是為了增加啤酒的保存時間。
3.發酵時間不同
精釀啤酒最少發酵兩個月。而普通啤酒都是批量生產,發酵的時間一般都在一周左右。
4.度數不同
精釀啤酒因其釀造工藝與原料的不同,酒精度比普通啤酒高,且豐富的二氧化碳使得人體吸收得更快,因此喝精釀啤酒醉得更快
5. 酒釀發酵溫度過高會怎樣
溫度過高會變酸,進而導致發酵失敗。當溫度升高,發酵微生物的生物活性降低,導致死亡,酵解過程無法進行下去。
甜酒釀是江南地區傳統小吃,是用蒸熟江米拌上酒酵發酵而成的一種甜米酒,酒釀也叫醪糟。甜酒釀屬于徽州風味,不完全屬于酒的類別,卻有著酒的芳香。由糯米制就,有淳淳米香,是安徽一帶極具盛名的風味小吃。
6. 啤酒釀造時提高發酵溫度
發酵時溫度應控制在15~25℃之間,避免高于30℃;由于葡萄原料表皮微生物種類比較多,建議發酵前添加適量釀酒活性干酵母,達到抑制雜菌繁殖目的。發酵期間嚴禁向發酵容器內加水。如果在發酵或貯存過程中出現白毛、霉斑等異物,說明已感染雜菌,請不要再飲用。
受殺菌條件的限制,自釀葡萄酒發酵后酒液中可能會有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容易導致葡萄酒變質。因此,建議自釀葡萄酒貯存在陰暗、涼爽的環境下,貯存溫度穩定在10-15℃之間。釀造好的葡萄酒不要使用非食品級塑料瓶貯存,建議短期內飲完,不要長期存放。
7. 精釀啤酒發酵時溫度過高會有什么問題嗎
簡單來說,啤酒歸根結體是一種古老的飲料(今天不談歷史),目前消費量排第三(僅次于水和茶)。所以作為飲料,啤酒君就必須適應各路人馬的需求,就好比不同地方的人都在喝茶,但風格大不相同。
最早的啤酒只是大麥汁稍微發酵,有點酒味的飲料。根據溫度和酵母菌(那時人類還不知道這是啥東東)種類的不同,分成了拉格(Lager)和艾爾(Ale),它倆的區別在于發酵位置的不同,拉格在發酵桶的下面低溫發酵,艾爾在上面溫暖環境下發酵。好比男人看見女人的反應,多數都變成了下半身思考,所以比起艾爾,拉格要更為普遍。中國所有的啤酒、喜力(Heineken)、嘉士伯(Carlsberg)、百威(Budweiser)、很多德國啤酒,都屬于這類,簡單無節操。但其實不是如此,拉格其實小批量發酵難度要高于艾爾,因為溫度要求比較低,但后來的工業生產解決了這個問題,拉格發酵溫和、能大批量產、酒體純凈、口味清淡,這是導致它普及的根本原因。比起拉格,艾爾就文藝的多,荷比盧地區、北歐諸國、英倫都是這種風格,這種酒,高端大氣上檔次,所以說的啤酒精釀大多數都是指這些。
中世紀的時候,歐洲北部水質很差,但大家不喜歡喝開水,于是比利時一幫和尚開始用煮開的水釀成啤酒,這樣能當水喝,味道也很好。大家都覺得啤酒是飲料,所以也無所謂喝啤酒禁令。后來越來越火,于是比利時自成一體,修道院風格(Abbeybeer),我們說的blond(金艾)、double(雙料)、triple(三料)、brown(棕艾)甚至quadruple(四料)都是。結果英國和愛爾蘭那邊水質更夸張,超硬(硫酸鈣),他們為了掩蓋味道,只能用很多烤過的麥芽,降低PH值,用麥芽焦香掩飾水質味道,于是有了波特(Porter)。后來大家覺得焦香味都不夠爽,再來點糊味更好,就有了世濤(Stout),后來更升級為帝國世濤(Imperialstout),這些酒普遍特點是酒精度偏高。后來英國殖民印度,啤酒海運過去之后老容易壞,他們發現往里面使勁兒放啤酒花可以保質,于是就出現了一個新品種:印度淡色艾爾酒,傳說中的IPA(IndianPale Ale,印度淡艾),喝的人多了,也就流行了,但這個酒跟印度半毛錢關系都木有好么。
捷克和德國人說了,我們的水好,喝起來就是贊。所以他們用最基本的麥芽最簡單的發酵,出來的啤酒已經棒棒噠。皮爾森(Pilsner)、白啤(Witbeer)、小麥啤(weizenbeer)、德國黑啤(Dunkelbeer)就這么出現了,基本風格一致,突出的都是最原始的麥芽味道,然后作為拉格里的佼佼者,風靡全球。這些酒酒精度數低,可以用很多替代品,成本低適合工業生產,所以世界上90%以上都被這種酒壟斷,在中國更達到了100%。
后來這個世界上出現了一個國家叫美國,情況就更不行了,水不好連麥芽都不好。但天無絕人之路,美國特別適合啤酒花生長,再加上農業發達,啤酒花蹭蹭的往物美價廉走。于是老美釀酒商開始流行把酒花往死里用,各種傳奇的IPA現身,當然美國叫自己的為APA(美國淡艾),就換了前面國家名而已。后來美國各種商業發達,加上需求旺盛,美國現在已經是世界啤酒精釀的中心,甩別人一大截了,各種類型高端酒都現身美國。(推薦關注啤博士成員 @螂王
的美國精釀酒廠巡禮知乎專欄)
還有一些比較奇葩的酒,比如比利時布魯塞爾西南一代,空氣中有很多野生酵母,那里就出現了像香檳一樣利用這種酵母的蘭比克(Lambic)酒。在桶中發酵三年,也是醉了,但全世界只有那里能產。
當然其他的還有水果酒、季節性的賽松(Saison)、博克酒(Bock),德國人還老愛以自己城市名字命名,比如巴伐利亞(Barvaria)、科隆酒(K?lschbeer),維也納(Vienne)也命名了一種維也納酒,但都大同小異。
一小時聽懂啤酒風格演化史
---------------------------------------------------------------------------------------
本帖內容已由本文作者太空精釀前期發布于【啤博士】微信公眾號平臺,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8. 啤酒發酵溫度過高會怎么樣
溫度過低,則面包醒發比較慢,耗時長,影響生產效率,對面包品的影響不太大.如果低于5度的話,面包基本不醒發,而且置于這個溫度下時間過久的話,酵母則會代謝消亡.溫度過高,超過39度,就已經過高,會導面包內部組織不均勻,而且面包內的乳酸菌發展比酵母快,會導致面包相對正常發酵的要酸一點兒.
9. 啤酒發酵度高的原因
工業啤酒一般使用的是酵母下發酵的拉格工藝(Lager);而精釀啤酒使用的是酵母上發酵的艾爾工藝(Ale),而在精釀啤酒中,還細分了Stout、IPA、Pilsner等,不同工藝釀制出來的啤酒口感風味不同,但都被歸納于精釀。
3、生產周期不同
工業啤酒一般使用的是酵母下發酵的拉格工藝(Lager);而精釀啤酒使用的是酵母上發酵的艾爾工藝(Ale),而在精釀啤酒中,還細分了Stout、IPA、Pilsner等,不同工藝釀制出來的啤酒口感風味不同,但都被歸納于精釀。工業啤酒采用流水線的方式生產,時間就是金錢,因此生產周期非常短,一般7天就發酵完成,10天就可以出成品;而精釀啤酒不太計較成本,發酵時間一般在26-60天左右,麥芽發酵充分、麥汁濃度更高,風味更加濃郁。
10. 啤酒發酵溫度過低
二氧化碳含量不足,精制啤酒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0.35%,導致起泡能力差。泡沫是啤酒的重要組成部分,泡沫在啤酒中能抑制啤酒的CO2溢出,防止酒液與空氣的接觸,起了保持層的作用。好啤酒的基本要求是泡沫要足夠豐富。有好多釀友反應自己釀制的啤酒泡沫不足,我們都知道麥芽及輔料的質量、麥芽的溶解度、啤酒組分、酒精等,都會對泡沫產生影響。
11. 精釀啤酒發酵溫度要求
原料
啤酒花,麥芽,酵母,水。
本帖的原料
淡色麥芽3.5KG
焦香麥芽0.5KG
西楚酒花40G
S04酵母11.5G水28L
精釀啤酒的做法
第一步 糖化
糖化,顧名思義就是。。。。糖化,把麥芽里的淀粉轉化成麥芽糖的過程,麥芽糖是我們釀酒所需要的,糖會由酵母轉化成酒精,之所以你會喝醉,那都是麥芽糖和酵母的功勞。當然糖化其實是個很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還會產生很多其他物質,這增添了啤酒的風味,讓他喝起來不才不會像醫用酒精一樣。
糖化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將粉碎好的麥芽,放在66-68度的水中侵泡至少一個小時。
那么我們開始粉碎麥芽吧:
下面這個叫對輥,用來粉碎麥芽的,當然用其他類似粉碎設備也是可以的。
雖然用其他設備也是可以粉碎的,但是有一點就是,不能磨得太碎,太碎麥芽容易結塊,要做到麥芽破裂,但是外面的麥麩盡量完整,因為在后面過濾麥汁的時候麥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麥麩之間形成的空隙,有利于麥汁過濾,并且使麥汁更清澈。
好了,麥子全部粉碎完畢了。
看到保溫桶里的編織管了么,將這個接在桶內出水口的位置,可以防止麥芽堵住籠頭。編織管的內徑是可以調節的,內徑越小,過濾速度越慢,相反過濾速度越快,一般建議把內徑調大一些。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可以防止麥芽堵住籠頭。
下面該把麥子投到熱水里了,在磨麥芽的時候我們應該先燒好16L的75度的熱水。
將麥芽緩慢倒入熱水中,邊倒邊攪拌。攪拌不好的話麥芽是會結塊的,就像這個樣子。這對糖化效率影響非常大。
好混入麥芽后,水溫大概會降低到70度左右,當達到68度的時候,就開始蓋上保溫桶的蓋子,耐心等待一小時。
如果溫度不夠,可以加熱一些80度以下的熱水。如果溫度過高,那就再等一會。
第二步 過濾
在等待的這段時間里,你需要燒12L 75度的水用來洗槽。
哦?洗槽,一會我們來講講什么叫洗槽。
一個小時到了,打開保溫桶。
先接出一點麥汁。
一開始的麥汁是比較渾濁的,不要著急倒入煮鍋里。
把這些麥汁倒到量筒里,我們要測一下糖度。
用冷水冷卻到20度以后,放入比重計,記住這個刻度。
1.068, 我們把這個叫做頭道麥汁比重。
我們把渾濁的麥汁倒回桶里,經過幾個來回以后,麥汁就清澈了。
將硅膠管接到龍頭上,管子放入桶底,好了,開始接麥汁吧。這么做的目的是減少麥汁的氧化,麥汁和酒都是非常害怕氧氣的。
當麥汁流變小,桶內麥汁沒有了的時候,好了,前面我們燒的洗槽水該上場了。
過濾后形成的麥床。
將洗槽水慢慢倒在麥芽上,動作要輕柔,不要破壞麥床。
為什么要洗槽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些基礎知識。
在糖化過程中,麥芽和水的比例是有一定要求的,因為這影響了麥芽中淀粉酶把淀粉轉化成麥芽糖的能力。
通過科學及生產經驗總結,麥芽和水的比例應該在1:2.5到1:5之間。
我們前面用了4公斤麥芽和16L水,這個比例正好是1:4。
僅僅這些水是沒有辦法把所有的麥芽糖都溶解出來的,在加上麥芽與糖化水都出于靜止狀態,所以麥芽中還殘留了很多的麥芽糖。
洗槽的目的就把這些殘留在麥芽中的麥芽糖溶解到水中。
用6L水我們進行第一次洗槽,收集到的麥汁我們稱為第二道麥汁。
再6L水我們進行第二次洗槽,收集到的麥汁我們稱為第三道麥汁。
隨著洗槽,麥汁的濃度越來越低,麥芽糖被徹底洗出來了。
第三部 煮沸
麥汁收集完畢了,這個時候我們大概收集到了23-24L麥汁。
開煮。
煮沸的過程非常非常重要。
1、殺菌。
2、通過煮沸,酒花中的有效成分為啤酒提供了苦味。
3、麥汁中易于使啤酒渾濁的蛋白質和多酚凝結了出來,形成沉淀。
其他的有利因素就不在這里贅述了。
第三部 煮沸
麥汁收集完畢了,這個時候我們大概收集到了23-24L麥汁。
開煮。
煮沸的過程非常非常重要。
1、殺菌。
2、通過煮沸,酒花中的有效成分為啤酒提供了苦味。
3、麥汁中易于使啤酒渾濁的蛋白質和多酚凝結了出來,形成沉淀。
其他的有利因素就不在這里贅述了。
秤好酒花。
當麥汁燒開后,第一次投入酒花10G。
當30分鐘后,投入第二次酒花15G。
當煮沸55分鐘,關火5分鐘前,投入最后一次酒花15G。
酒花通過長時間煮沸為啤酒提供了苦味,不經過煮沸的酒花能提供較多香味,少量苦味。我們最后投入的酒花就是起到增加香味的目的。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收集一些煮開的麥汁來活化酵母。
用消毒好的干凈瓶子,接入少量燒開的麥汁(也可以用涼白開),冷卻到30度后,稀釋到5-8P,投入酵母,充分晃勻。靜止30-60分鐘。
酵母通過活化,會慢慢蘇醒過來。
這里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
30-35度的溫度,酵母會非常迅速的活化。
酵母也可以直接用白開水活化。
第四步 冷卻
熱麥汁需要盡快冷卻,我用的東西是冷卻盤管,這個東西淘寶上很容易買到,價格多少錢的都有,大家自己斟酌吧。材質上我個人建議有條的話盡量用不銹鋼的,銅的也可以,但是沒有不銹鋼的容易清潔,而且銅本身也存在氧化的問題,并且銅的質量參差不齊,其中可能含有一些其他的金屬元素。
不銹鋼盤管的冷卻效率在家釀中已經足夠了。
這個時候要注意,由于麥汁已經煮完了,細菌是很容易滋生的,所以后面的每一步都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污染。
將盤管清洗干凈,噴灑酒精消毒,備用。
關火后迅速朝一個方向攪拌麥汁,我們稱之為回旋沉淀,這有利于麥汁中雜質的沉淀。
靜止5分鐘。
放入盤管,一頭接到水龍頭上,開始冷卻。
大概20-30分鐘左右,我們看到麥汁表面不會有一點蒸汽出現了,這個時候說明溫度至少降低到25度以下了。
準備開始裝入發酵罐。
第五步 入罐發酵
冷卻完畢,準備入罐。首先把需要使用的東西做好消毒。
這種發酵罐是制作葡萄酒的,一般在本地的炊具市場很容易買到,發酵罐頂自帶水封,方便排除發酵時產生的二氧化碳。
酒精噴霧用來消毒非常方便。
鄭重宣明本論壇和圖中醫藥產品沒有任何商業合作
用虹吸的方式將麥汁倒入的發酵罐中。
裝罐的時候,盡量讓麥汁濺起水花,讓麥汁吸收氧氣。
咦??不對!前面不是說麥汁非常怕氧氣么。
其實是這樣的,麥汁在26度以下與氧氣是極難反應,所以前面的冷卻過程很重要,麥汁一定要冷卻到適合的溫度。
而充氧的目的是為了讓后面加入的酵母能在前期更好的繁殖。
沉淀在桶底的酒花等雜質。
這樣我們大概收集到20L麥汁。
接出一些麥汁,測一下比重。
1.046 這個我們稱之為初始比重,也叫OG。
我們喝過的國產啤酒背面所標注的原麥汁濃度就是他了。
不對?原麥汁濃度不是什么10P 11P么?
呵呵,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粗率的公式將比重換成麥汁濃度。
也就是 (1.046-1)*1000 / 4 = 46/4 = 11.5
這個算法很簡單,其實就是將比重的最后兩位除以4,就粗率的得到了麥汁濃度 P值。
這個值,將決定我們可以做出多少酒精度的啤酒,這個我們以后會談到。
將前面活化好的酵母倒入麥汁種,混合均勻。
由于酵母喜歡陰暗的環境,所以應該避光保存,我們使用的酵母屬于上面酵母,他喜歡的溫度是15-30(具體取決酵母特性)。
所以室溫一般建議在16-25度之間(該溫度能夠適應絕大部分艾爾酵母,購買酵母時要問清楚酵母類型和特性。)為適宜。
溫度過高,酵母發酵過于劇烈,產生的高級醇就多,喝起來就容易上頭,所以發酵溫度要盡可能的低。
大概半天左右,麥汁表面就開始產生氣泡了,發酵已經開始了。
一般7-10天左右,主發酵就算結束了。一些高濃度的酒主發酵時間可以延長到2周甚至更長。
灌裝的方法沒有區別,先對桶做好消毒。
裝到這個位置就可以了,再滿的話發酵高峰時泡沫會噴出來,尤其夏天溫度高的時候。
桶口要密封好,單向水封從上面灌一點水進來就可以了。
第六步 裝瓶
OK,經過接近10天的主發酵,水封氣泡越來越少,我們的酒可以裝瓶了。
裝瓶是一個非常繁瑣而有要求細致的工作。
首先是洗瓶子,建議用溫熱水先侵泡瓶子,一利于除臟污,二有利于揭下瓶標。。
將瓶子例外刷洗干凈,泡下來的完整的酒標可以作為裝飾。將洗好的瓶子晾干放置起來備用。
準備180G白糖,用開水化開,這個量是根據每升酒9G的標準來放的。然后將糖水涼涼備用,放糖水的容器要做好消毒。
涼涼后倒入一個消毒的桶中。
將酒倒入桶中。
晃動桶,將糖和酒混合均勻。
桶底的酵母
開始裝瓶了,先對瓶蓋和酒瓶消毒干凈,建議使用75%的酒精。
小貼士
室溫放置一星期后,轉到冰箱里10度以下保存1-2星期就可以喝了。
如果是高度酒的建議放置一個月以后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