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啤酒產值
青島眾成酒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啤酒釀造銷售公司,公司位于新加坡美芝路152號,風景優美,地理位置得天厚。集團集麥芽培植、啤酒釀造、全封閉無菌灌裝于一體,年產量80萬千升,產值7.8億,出口到亞洲十余國家。
為了更好的開拓大中華市場,經有關部門批準,集團受權委托山東中港甘霖啤酒有限公司生產旗下勁虎品牌啤酒。勁虎原漿啤酒采用優質澳洲大麥,進口啤酒花,露天大罐一罐發酵,全程無菌灌裝。原始的保留了優質麥芽的營養成分及啤酒花香氣
2. 中國啤酒總產值多少億
或許這個人可以,如果他專利權,應該可以吧。交流電的用處不用說了吧。到現在幾乎覆蓋全部領域,只要是電子廠品。都用到他的技術。
3. 中國啤酒產值排名
一年銷售額1000萬元!因為冰川啤酒每瓶售價4元,一天全國可以消費冰川啤酒5萬瓶,一天冰川啤酒總銷售額為20萬元!一個月冰川啤酒銷售額為600萬元!一年又有12個月,所以冰川啤酒一年的銷售額多達一千多萬元!一年純利潤可達800萬元左右!
4. 中國啤酒產量
2020年我國啤酒產量完成3411.1萬kL
比上年同期3765.3萬噸,同比減少7.04%。其中山東457.96萬千升,廣東357.46萬千升,浙江59.64萬千升。
從增長率來看,全國僅三省同比處于增長狀態,其中海南省同比增長61.1%,浙江增長14.48%,湖南增長6.96%。降幅較大的分別是天津同比減少38.73%,黑龍江減少36.25%,青海減少34.89%,上海減少34.67%。
5. 中國啤酒行業規模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深化,市場競爭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體環境。競爭對于企業來說,是發展的過程,對于品牌而言,是提升的過程。在營銷過程中,燕京啤酒始終重視品牌與市場的互動關系。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啤酒行業步入大整合時期。燕京緊緊抓住行業難得的發展機遇,積極進行資本擴張,全面構建燕京全國市場戰略格局。
1999年以后,外埠企業相繼成立,市場得到了較好發展,其中廣西市場占有率達到85%,內蒙古市場占有率75%以上,具有絕對市場優勢。同時四川等區域市場發展速度也較快。在品牌建設上,燕京實施了1+3品牌發展戰略,即以"燕京"為主品牌,同時培育漓泉、惠泉、雪鹿3個區域優勢品牌,積極進行品牌整合,使燕京品牌逐步趨向集中。
同時,充分發揮公司統籌控制作用,按照市場統一管理的原則,進行市場細分化,重新規范同類燕京產品形象,突出燕京同類產品形象在全國市場中的一致性,防止擴張中對燕京主品牌的不利影響。
6. 中國啤酒銷售額
排在該榜單第十名的酒企是日本朝日啤酒(Asahi),品牌價值約為93.78億美元。這是日本最為著名的啤酒之一,企業有著百年的歷史,在日本市場一度占據著40%的份額,其年銷量已突破1億箱;美國摩森康勝飲料公司(MOLSON COORS),以95.05億美元的品牌價值排在全球第九,是全球領先的啤酒釀造企業。
?
排在榜單第八名的是日本麒麟控股株式會社(kirin),品牌價值約為104.54億美元。企業以綜合性的酒類產品陣容為消費者提供著嶄新美味和飲用方式,旗下的麒麟啤酒同樣有著百年的歷史,深受日本消費者的喜愛。
法國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排在全球第七,品牌價值達123.35億美元。該集團由法國兩家最大的酒類公司“保樂公司”以及“力加公司”于70年代合并而成。在全球高端、超高端酒類中占據領先地位,早在二十多年前,一些主要品牌如芝華士、馬爹利、皇家禮炮就已進入中國市場。
美國星座集團位居第六,價值達126.37億美元。其經營組合包括許多有名的葡萄酒品牌和烈酒,主要銷往歐美、澳大利亞等地;排在全球第五的是五糧液,品牌價值達到208.72億美元,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生產基地,具有商品酒生產能力20萬噸/年,是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荷蘭喜力排在全球第四,品牌價值約為214.02億美元。去年喜力啤酒自有品牌啤酒銷售額增長8.3%,是10多年來最快增速,巴西是喜力品牌全球最大的市場。
?
全球排名第三的酒企是英國的帝亞吉歐,品牌價值達到229.15億美元。企業是全球最大的洋酒公司,旗下擁有橫跨蒸餾酒、葡萄酒和啤酒等一系列頂級酒類品牌。旗下的品牌包括有尊尼獲加、溫莎、詩珞珂、百利、水井坊、健力士等等。
貴州茅臺排在全球第二,品牌價值約為393.32億美元,總部設在貴州遵義茅臺鎮。茅臺酒的風格“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單品銷售額穩居全球蒸餾酒業第一,企業營收、凈利潤、公司市值穩居國內酒業第一。
?
全球最具價值的酒企是百威英博,品牌價值達496.05億美元,總部設在比利時魯汶。旗下經營的500多個啤酒品牌包括全球旗艦品牌百威啤酒、科羅娜啤酒、時代啤酒、福佳啤酒、哈爾濱啤酒、雪津啤酒等。全球十大啤酒集團銷量排名中,百威英博市場份額接近30%,遙遙領先其它對手。
7. 啤酒 產值
那必須有數據才能計算,比如一個月用電,500度,產值是8萬元,80000÷500=160,說明每度電的產值是160元。
1度電可以帶來如下社會經濟價值,比如:
1度電可生產:
電爐煉鋼 1.25—1.5千克
織布 8.7—10米
加工面粉 16千克
灌溉小麥 0.14畝次
灌液化氣 10瓶
生產啤酒 15瓶
采煤 27千克
生產化肥 22千克
生產洗衣粉 11.8千克
供電車行駛 0.86公里
供電扇主運輸(50瓦) 20小時
電冰箱(斷續) 20—24小時
電燈(40瓦) 25小時
另外,節約一度電就等于節約了400克煤炭資源。
8. 中國啤酒產銷量
答2020年中國啤酒產量為3411.1萬kl。
比上傘同期減少7.04%。從增長率來看,全國僅三省同比處于增長狀態,其中海南省同比增長61.1%,浙江省增長14.48%,湖南增長6.96%。降幅較大的分別是天津同比減少38.73%,黑龍紅減少36.25%,青海減少34.89%,上海減少34.67%。
9. 中國啤酒產值多少
“2020年,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公司迎難而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取得階段性勝利。全年共產銷啤酒90.7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36.48億元,實現稅金6.54億元,利稅總額12.33億元。實現效益的同比大幅增長,連續19年成為桂林工業企業納稅首戶,并被評為廣西工業龍頭企業、桂林市強優工業企業。”
10. 中國啤酒產值多少億
全國十大糧食生產先進縣
河北省藁城市
藁城市
推進結構調整提高生產能力
河北省藁城市總人口74.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7.5萬人,耕地82.1萬畝。藁城市緊緊抓住國家鼓勵發展糧食生產的好政策,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加大科技普及、資金投入和技術服務力度,乘勢而上,積極推進結構調整,落實標準化生產技術,促進了全市糧食生產的持續健康發展。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02.9萬畝,糧食總產53.5萬噸,糧食單產、糧食優質率、人均糧食占有量和貢獻量等多項指標位居河北省各縣(市)前列。
提高糧食生產科技含量,調整優化糧食生產結構。一是大力推廣優良品種,發展優質糧食生產。充分發揮藁城市在優質專用小麥品種選育和繁種上的優勢,積極推進糧食生產結構優化升級,全市優質麥面積達到了45.6萬畝,占總播面積的90%以上,種植優質麥比普通小麥畝均增收100元,全市共計增收4500多萬元。二是推廣普及了小麥保優節本栽培技術,取得了確保畝產過千斤,畝節約成本33元的較好經濟技術指標。三是進行了種植形式改革和示范,將原來的“三密一稀”“兩密一稀”種植形式改為15厘米等行距種植,優化了小麥生長發育的地力布局和空間布局。四是大力推廣配方施肥技術和節水灌溉技術,實施了測土配方施肥,“減次灌溉節水高產”技術。五是實行了“病蟲草害全程綜合防治”技術,全面控制病蟲草害的發生和危害。
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糧食持續增產能力。一是抓好農業項目的組織實施。積極實施了優質糧食豐產工程、國家商品糧基地建設等國家和省市農業項目,加快農田建設投入。二是加大市、鄉、村和農民對農業的投入。市、鄉兩級財政投入資金3000萬元,對糧食生產實行重點傾斜和扶持。三是加強基本農田建設。積極推行電、水、路、林、田一體化建設,大力實施“一改三化一整治”工程。
黑龍江省五常市
全方位實現糧食生產標準化
黑龍江省五常市是典型的農業大市,也是產糧大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全國水稻五強縣之一。全市實有耕地面積372.89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60.4萬畝。轄11個鎮、13個鄉、260個行政村。2004年全市糧食總產達到31.63億斤,被評為全國10個糧食生產標兵縣之一。2005年全市糧豆薯作物面積360萬畝,比上年增長5.4%,2005年糧豆薯總產34.1億斤,比去年增加8%,糧豆薯平均單產948斤,比去年增長2.4%。其中水稻總產17.1億斤,比去年增加4%,水稻單產1096斤,比去年增長2%。玉米總產13.76億斤,比去增加8.8%,玉米單產1146斤,比去年增長8%,大豆單產320斤,比去年增長3.2%。2005年糧食商品量24.1億斤,比去年增加9.3%,人均占有糧食5102斤,可向外調出商品量19.7億斤,比去年增加9.3%。全市實現產值55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僅糧食生產一項,人均增收2500多元。
以標準化建設為突破口,努力推進優質糧食產業升級。一是在生產資料投入上實現高標準。今年的物資投入充分體現節約、優質、高效和精量的原則,嚴把質量關,確保投入標準。水旱田全部應用優質高效新品種。把優質品種的選育推廣作為農業標準化生產的前提。幾年來,先后培育出松粳二號、五優稻一號、五稻三號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優質品種。
建立2.5萬畝的水稻良種繁育基地,對優質品種進行提純復壯種子繁育,保證了良種供應。二是在整地上實現標準化。該市堅持搶墑整地,松、翻、旋、起壟和鎮壓連續作業。今年全市整地面積150萬畝,達到待播狀態面積180萬畝。三是在播種、育苗、栽培上實現高標準。在今年糧食生產上,該市嚴把播種、育苗、栽培質量關。在旱田生產上,采取機械精量播種和人工細擺種,給種子萌發創造適宜條件。水田生產上,實行“三早一搶一保”。通過早扣棚、早育苗、早插秧,搶上頭茬水,保證標準。四是在灌溉和收割上實現標準化。全市大面積推廣了旱耙、旱整地、淺濕灌溉等節水技術,可節水40%。
安徽省霍邱縣
做強產業提高效益
霍邱縣位于安徽西部,2004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糧食總產位居全省第一。
霍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和發展,把優質糧油生產確定為振興霍邱縣經濟的主導產業。近年來,全縣確立了“穩定面積,優化布局;良種良法,主攻單產;做強產業,提高效益”的總體發展目標,糧食生產仍然取得了可喜成績。
全縣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依托,通過龍頭帶基地,基地促龍頭,發展優質水稻基地100萬畝、優質小麥基地80萬畝,發展優質稻訂單60萬畝、優質小麥訂單30萬畝。全縣日產量50噸以上的糧食加工企業發展到116家。積極培育種糧大戶,對達到一定規模的種糧大戶,縣政府給予扶持獎勵。全縣已發展了5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37家,2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120家,1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300多家。為了做大做強糧食產業,縣委、縣政府決定從今年開始啟動實施優質稻開發“1511”工程,即在5年時間內,優質雜交稻制種面積發展到1萬畝,年產雜交稻種500萬斤,種植優質稻100萬畝,生產優質稻10億斤,進一步拉緊水稻生產的產業化鏈條。
強化技術服務,努力提高產量水平。一是建立了糧食作物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發布制度。縣農委專門成立了糧油作物品種引進品試鑒定委員會,篩選適合本縣推廣的主導品種。二是認真組織實施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增效工程。在全縣實施了“5122”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增效工程,即全縣500名農業技術人員接受一次技術知識更新培訓;重點培訓1000戶種養大戶;培訓農民20萬人次;農民增收200元。三是大力開展高產攻關活動。組織各級農技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開展服務,積極開展糧食作物“萬、千、百”優質高產攻關活動。四是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組建了“霍邱縣農技推廣協會”,以協會為紐帶,把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產業化龍頭企業聯為一體。五是大力推廣適用技術。重點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等農業技術的推廣。
河南省滑縣
發揮優勢加快“四化”進程
河南省滑縣位于豫北平原,屬小麥主產區。2005年該縣發揮產區優勢,深挖增產潛力,災害之年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最高水平。全縣糧食總面積250.7萬畝,比上年增加了7.4萬畝,平均單產438.8公斤,比上年增加了5.2公斤,總產110萬噸,比上年增加了4.5萬噸。
創建“11331”工程,推進良種化進程。依托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滑縣種子公司(一個龍頭);組織全縣種子生產者創建了滑縣種子協會(一個協會);通過大力實施“11331”工程,該縣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了100%。
豐富服務手段,推進良法應用步伐。實施科技入戶,構建“5320”體系。下大功夫開展了10個鄉(鎮)、100個村、1000個示范戶、20000個輻射帶動戶的科技入戶工作,創造性地構建了具有滑縣特色的“5320”農技推廣新體系。
開展兩次行動,推廣配方施肥。開展了測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動和秋季行動,縣、鄉、村配套建立了“放心農資”超市和測土化驗工作點;2005年糧食生產共推廣配方施肥190萬畝,其中配方肥應用面積60萬畝,較好地起到了科學施肥、節約成本的作用。
推廣關鍵技術,科學指導生產。針對農情,邀請部、省專家實地會診,制定相應對策,分派技術人員包鄉包村,科學指導糧食生產,實現了管理的科學化、投入的合理化。
滑縣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將進一步發揮農業大縣的優勢,大力推進糧食科技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四化”進程:
科技化。依靠“11331”良種工程和科技入戶為主的良法工程,提高糧食生產的科技化水平。
標準化。逐步建立完善各種糧食作物的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增強糧食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
品牌化。實施“品牌”戰略,叫響“滑豐”種子品牌,做強“華州”糧食品牌,通過品牌帶動,努力使滑縣糧食再上臺階。
產業化。依靠龍頭帶動,拉長產業鏈條,打好糧食強縣基礎。
湖南省湘潭縣
狠抓組織領導狠抓糧食轉化
湖南省湘潭縣耕地100.62萬畝,其中水田93.76萬畝,全縣常年糧食播種面積160萬畝,年產糧8億公斤以上,糧食總產量多年來居湖南省首位。2005年糧食播種面積183.645萬畝,同比增長2.4%,糧食總產量90.9萬噸,同比增長2.8%;人均糧食占有量達826公斤,比2004年增加15公斤,全年為社會提供商品糧47萬噸。全縣糧食播種面積、單產、總產、人均糧食占有量和可提供商品糧總量各項指標均達歷史最好水平,居全省前列。
湘潭縣狠抓組織領導,強化發展糧食生產的責任。成立了縣發展糧食生產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全縣發展糧食生產工作,把糧食生產作為縣委和政府的頭等大事來抓。
抓政策落實,調動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廣泛宣傳貫徹了中央1號文件。在全縣形成共謀糧食生產發展大計的熱潮。同時,實行最嚴格的土地保護政策,嚴格執行用地“六不準”,確保了耕地面積的相對穩定。
抓技術服務,為發展糧食生產提供技術保障。在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中,重點做到了物資準備到位、資金保障到位、生產資料質量保障到位。
抓糧食轉化加工,提高糧食生產的經濟效益。全年共轉化糧食總量達47萬噸,糧食轉化率達51.7%。一是作為飼料用糧。二是大力扶植糧食加工龍頭企業。三是引導龍頭企業投入建設糧食生產基地。采用以村組為單位,與龍頭企業簽訂定點生產、定單收購、基地建設的合同,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逐步提高糧食生產的組織化程度,種糧的比較效益穩步上升。
抓基礎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一是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強水庫除險保安等防洪保安為重點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鄉村公路硬化步伐,新建通村公路126公里,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二是將涉農項目資金集中捆綁使用。
吉林省榆樹市
榆樹市
依托資源強化產業帶建設
榆樹市是吉林省農業大縣,是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市)之一。2005年,在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榆樹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個中心,狠抓糧食生產不放松,由于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48.4億斤。該市糧食生產的主要做法是:
依托資源優勢,全市進一步強化了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建立西部百萬畝高淀粉玉米生產基地,沿“一江兩河”建立了50萬畝優質水稻基地,沿東部丘陵地帶建立了百萬畝高油大豆生產基地。三大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全部實現良種化、標準化種植,并對測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機械化生產等實用技術組裝配套。目前,三大基地突顯優質優勢,已成為德大、大成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優質原料基地。
全市現有中低產田面積5.5萬公頃,有較大的增產潛力,對此進行了大力改造。在全面實行配方施肥的基礎上,增施有機肥,達到每公頃施用農肥30立方米。全市化肥施用量35萬標噸,比去年32萬標噸增加了9.3%;配方施肥應用了“穩磷、增氮、增鉀、增鋅”的技術,實現了測土配方施肥80萬畝。此項技術的實施實現了糧食增產1.5億斤。
通過實施農業機械裝備推進工程,逐步提高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努力實現糧食生產百萬畝全程機械化,降低斤糧成本0.06—0.10元,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可增產糧食1億斤。
通過以上各項措施的落實,今年全市糧食產量由2004年的46.5億斤增加到今年的48.4億斤,增長了1.9億斤,其中:玉米增產1.02億斤;大豆增產0.4億斤;水稻增產0.4億斤,其它糧食作物增產0.08億斤。實現了全市糧食總產再上一個新臺階的既定目標。
江蘇省興化市
實施項目建設創新生產技術
興化市作為糧食生產大市,2004年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標兵縣(市)榮譽稱號,為努力發揮糧食主產區的糧食生產優勢和作用,2005年,全市上下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總體目標,堅持把糧食生產放在突出位置,努力走“優化結構、提升產業、提高單產、改善品質、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發展路子。
2005年全市糧食生產呈現“三增”的特點:一是糧食種植面積進一步增加。全市糧食種植面積260.33萬畝,較上年增加12.78萬畝。二是糧食產量穩步增加。畝均糧食單產450公斤,較上年的439公斤增加11公斤。三是農民種糧效益繼續增加。在糧價較上年小幅下跌的形勢下,全市種植業總產值31.44億元,農民人均種植業純收入1645元,種糧純收入870元。
以產業工程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優質糧食產業規模和市場競爭力。近年來,全市組織實施了長江中下游弱筋小麥示范區、國家糧食水稻豐產科技工程等項目的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優質無公害稻米生產基地90多萬畝,優質中、弱筋小麥生產基地80多萬畝,優質啤酒麥原料基地20多萬畝。
以農業生產技術創新為支撐,努力促進糧食生產的提質增效。大力組織實施“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體培訓”工程,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科技化水平。一是抓住良種補貼實施機遇,努力加大高產、優質、多抗品種的推廣應用。二是大力推廣優質糧食高效栽培技術,鞏固提高三麥免耕機條播、測土配肥、水稻旱育稀植、水稻機插秧、拋秧等先進適用技術,全市先進適用技術覆蓋率90%以上。三是病蟲害防治和抗逆減災技術取得顯著成效,面對今年三麥、水稻病蟲害發生嚴重和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形勢,全市上下強化植保預警體系建設,堅持應用農業、生物、物理、化學等方法,全面推廣應用病蟲害綜合控制技術,病蟲害損失率在3%以下。
山東省兗州市
依靠科技搞好技術服務
山東省兗州市地處魯西南平原,位于黃淮海優質強筋小麥和優質玉米優勢產業帶內。
2005年,兗州市按照“保護耕地,穩定面積;依靠科技,主攻單產;堅持優質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產業化應用”的糧食發展思路,不斷發展壯大糧食產業,實現了持續增產增收。全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了80萬畝,總產達到了43.4萬噸,比上年增產0.8萬噸。糧食人均占有量1018公斤,商品率達到70%,通過糧食加工利用和市場流通等形式,全年提供商品糧總量達30萬噸,實現了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雙增”目標。
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全市已建立了市、鎮、村三級農業科技推廣網絡,市、鎮兩級現有農業技術干部800多人,農技人員實現了定崗、定編,工資由市財政統一發放,達到了隊伍穩、人心穩、事業心強。
建立完善科技示范帶動體系。建立了糧食新品種新技術展示田、超高產攻關示范田和1000塊高產示范田,重點示范推廣了10個強筋小麥和高淀粉玉米品種、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小麥氮肥后移延衰高產栽培技術、夏玉米免耕覆蓋栽培技術和小麥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
抓好科技培訓和科技入戶工程。該市選聘了100名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承包100個村的農業生產技術服務,重點培養1000名核心示范戶,輻射帶動1萬名科技明白人。該市還投資20多萬元在全市建設了20個農民科技書屋。
加強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成立了農業智能化信息服務中心,開通了兗州市農業信息網、兗州市農業蔬菜信息網,建立了農業110快速反應系統,及時向廣大農民開展技術咨詢和信息服務。
扎扎實實地抓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據統計,今年全市配方施肥覆蓋面達95%以上,肥料施用量減少了10%左右,化肥利用率提高了8個百分點。
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
深挖潛力實現八大突破
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轄13個鎮437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32萬畝,年均糧食面積在160萬畝左右,是一個以糧食生產為主的農業大區,2003年至2004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2005年,全區糧食總產達到17.97億斤,同比增長2.27億斤,其中小麥總產7.5億斤,同比增長1.9億斤;水稻總產7.18億斤,同比減少0.47億斤,雜糧總產3.29億斤,全區人均占有糧食1790斤,糧食商品率75%,人均收入達到3860元,比上年人均收入3700元增加了160元。
今年,該區強化措施,狠抓了以小麥、水稻和玉米為主的糧食生產,實現糧食生產全面豐收。主要做法:“實現八大突破”。
在國家惠農政策宣傳上實現新突破,增強糧農發展糧食生產積極性。
在引導糧農調整上實現新突破,實現糧食生產恢復性增長。2005年,全區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92.4余萬畝,比上年154.9萬畝擴大37.5萬畝。總的調整趨勢為調增主導(大宗)糧食作物面積,穩中有增小雜糧作物面積,全區糧食面積的增長為全區糧食產量增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農業科技推廣上實現新突破,努力提高品質和總產。2005年以來,該區大力實施科教興糧戰略,努力提高農作物生產科技含量,全區實用技術和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91%和95%,科技進步對農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1%。
在農業科技培訓上實現新突破,提高農民農業生產水平。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新突破,確保糧食生產“一優兩高”。
在糧食政策落實上實現新突破,極大地調動種糧農民生產積極性。
在糧食流通上實現新突破,提高加工增值水平。把龍頭加工企業作為發展糧食生產的重點來抓,以發揮較大的帶頭作用,提高全區糧食生產加工水平。
在組織領導上實現新突破,實行糧食生產獎勵制。2005年,全區糧食生產層層實行包保責任制。
四川省中江縣
突出項目管理搞好設施建設
四川省中江縣是一個丘陵農業大縣。耕地104萬畝,其中水田38萬畝。2004年農業總產值4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55元,全縣糧食總產71.21萬噸。2005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中江縣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糧食生產兩年跨兩大步,今年糧食總產、單產和商品率創歷史最高紀錄。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025元,比上年增長270元。
2005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82.66萬畝,比上年增加7.86萬畝,增4.50%;畝產417.5公斤,比上年增10公斤,增2.48%;實現糧食總產76.26萬噸,比2004年增5.05萬噸,增7.1%,比2003年增8.08萬噸,增11.9%。
為了加強糧食生產,中江縣全力實施增糧增收科技項目。
2005年,在實施“全國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中,選定10個鎮、101個村、1000個村民小組進行試點。示范作物水稻面積共2064畝。培育了1000戶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22890戶農戶,示范戶水稻單產比前三年平均提高12.3%,每畝水稻純收入比上年增加25.6%以上。建立了百畝超級稻核心區,畝產分別達到703.6公斤和715.3公斤;在10個試點鎮建立的千畝超級稻示范區,面積達到2060畝,畝產達到671公斤;輻射帶動了全縣8萬畝水稻應用超高產栽培技術。培訓核心農戶3152戶,其中糧食生產核心農戶2000戶,培訓主體農戶31520戶。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發展后勁。2005年,中央、省、市、縣財政加大投入力度,并引導農民積極投工投勞,全年總投入2.95億元,投資1140萬元建設標準糧田4萬畝;改造中低產田投入1100萬元,改造面積1.93萬畝,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增強了糧食生產能力。
11. 中國啤酒年產值
2019年1—12月,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釀酒總產量5590.13萬千升,同比增長0.30%。分酒種看,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產量785.95萬千升,同比下降0.76%;啤酒企業總產量3765.29萬千升,同比增長1.09%。華潤啤酒實現整體啤酒銷量1143.4萬千升,同比增長1.3%。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