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淡色愛爾啤酒用上層發酵還是下層發酵
愛爾啤酒傾向于在更溫暖的環境中發酵,并且有上百種不同的菌株,依靠不同的菌株,就可以生產出不同的口味。[1]
Pale Ale(PA):淡色艾爾。也被翻譯為淡啤酒,來自英國。這類啤酒使用烘焙程度較淺的麥芽,所以酒體顏色明亮、呈淡黃色。典型的 PA ,能夠平衡酒花的苦味和麥芽的甜味,比較溫和,口感清爽。
India Pale Ale(IPA):印度淡色艾爾。不是印度人發明的。它是 PA 的進階版,在釀造時便加入大量的啤酒花(優秀的防腐性能),讓它更適合長距離運輸。英國不斷把這種酒運往印度,人們干脆就叫它印度淡色艾爾。
2.啤酒的上層發酵和下層發酵的區別
1、大麥啤酒
大麥啤酒是一種下層發酵釀制而成的全麥啤酒(全麥啤酒是指原麥汁濃度在11-13°P的啤酒)。通常酒精含量一般來講是4.8-5.0%vol。味道一般偏重,像咖啡的苦味,有著麥芽的焦香,濃厚香醇。
釀造過程:大麥啤酒采用下層酵母型發酵,選用深色的羅斯特烤麥芽(大麥加工)。一次性在發酵罐中發酵,要求低于10℃的條件,而下層型酵母一般不生產其他發酵副產品。一定程度后酵母沉入發酵罐底,不會存在最后的啤酒成品中。
2、小麥啤酒
小麥啤酒是一種深色的小麥啤酒。小麥啤酒還可以稱為白啤酒,這樣其分支就更突出了小麥啤酒的多樣性。而小麥啤酒均為上層發酵,它的原麥汁濃度在11-14°P之間。其酒精度在5.0-6.0%vol(酵母可以在瓶內完成,一般可以在瓶子底部看到沉降的酵母,顏色呈渾濁狀。)全部的小麥型啤酒都帶有新鮮的芳香,有時候還常伴有細膩的丁香。
釀造過程:小麥啤酒采用上層酵母型發酵,以大小麥芽共為原材料,一般小麥麥芽含量至少為50%,有的可達70%。一樣會用到羅斯特麥芽(小麥加工)。通過反復的加熱與制冷,二次發酵過程(一般是瓶或大型罐體,在前期15-20℃,到后期低于10℃,在罐中可低至-1℃,在德式孢園酵母(釀酒酵母)的幫助下制作出了許多含有芳香成分和特別的味道的小麥啤酒
3.底層發酵與上層發酵 啤酒
凱撒白啤酒好,特殊清新口味,底層發酵釀造。特殊釀造技術和發酵過程既賦予了其可口的類啤酒口味,又因0.3%到0.4%的酒精度保留其芳香口感,酒精標準度低于0.5%的啤酒被認定無醇啤酒。它在2000年獲得dlg金獎的無醇啤酒。保存和飲用時建議冷藏,溫度在6-7度為佳。
4.啤酒上下層發酵區別
啤酒生產是采用發芽的谷物作原料,經磨碎,糖化,發酵等工序制得。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
5.淡色愛爾啤酒用上層發酵還是下層發酵的
淺粉象(delirium tremens)是比利時家族釀酒廠“huyghe”釀制出品具有典型比利時風格的烈性淡色艾爾(ale)啤酒,它在1989年12月26日才正式上市,但短短幾年之后的1998年便獲得了世界啤酒錦標賽50大啤酒的稱號,在全球范圍內也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淺粉象的名字“delirium termems”意思為“譫妄”,被定義為一種醉酒狀態下的急性精神紊亂的狀態,常用于形容酗酒者酒精中毒后的表現,粉色大象正是這個解釋的最體現——喝醉之后帶著粉色大象的大象回家!所以有了粉象的稱謂和標志。
6.精釀啤酒上層發酵與下層發酵有什么區別
精釀啤酒:只使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進行釀造,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劑。與工業啤酒相比,麥芽含量更多,啤酒花添加更多,所釀造出來的麥芽汁濃度更高。通常,精釀啤酒釀造時不需要太多考慮成本,多數會選擇上等的原料釀造而成。工業啤酒:同樣使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釀造而成,但為了追求成本,更多用大米、玉米和淀粉等原料取代麥芽。這樣釀出的啤酒麥芽汁濃度非常低,口感偏淡。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的發酵工藝也有所區別,通常精釀啤酒采用的是艾爾工藝(Ales,上發酵工藝),工業啤酒采用的是拉格工藝(Larges,下發酵工藝),二者最主要區別是發酵過程中酵母所在的位置和發酵溫度不同。
7.啤酒上層發酵和下層發酵哪個好
1、大麥啤酒
大麥啤酒是一種下層發酵釀制而成的全麥啤酒(全麥啤酒是指原麥汁濃度在11-13°P的啤酒)。通常酒精含量一般來講是4.8-5.0%vol。味道一般偏重,像咖啡的苦味,有著麥芽的焦香,濃厚香醇。
釀造過程:大麥啤酒采用下層酵母型發酵,選用深色的羅斯特烤麥芽(大麥加工)。一次性在發酵罐中發酵,要求低于10℃的條件,而下層型酵母一般不生產其他發酵副產品。一定程度后酵母沉入發酵罐底,不會存在最后的啤酒成品中。
2、小麥啤酒
小麥啤酒是一種深色的小麥啤酒。小麥啤酒還可以稱為白啤酒,這樣其分支就更突出了小麥啤酒的多樣性。而小麥啤酒均為上層發酵,它的原麥汁濃度在11-14°P之間。其酒精度在5.0-6.0%vol(酵母可以在瓶內完成,一般可以在瓶子底部看到沉降的酵母,顏色呈渾濁狀。)全部的小麥型啤酒都帶有新鮮的芳香,有時候還常伴有細膩的丁香。
釀造過程:小麥啤酒采用上層酵母型發酵,以大小麥芽共為原材料,一般小麥麥芽含量至少為50%,有的可達70%。一樣會用到羅斯特麥芽(小麥加工)。通過反復的加熱與制冷,二次發酵過程(一般是瓶或大型罐體,在前期15-20℃,到后期低于10℃,在罐中可低至-1℃,在德式孢園酵母(釀酒酵母)的幫助下制作出了許多含有芳香成分和特別的味道的小麥啤酒
8.啤酒 上層發酵
1 上面發酵啤酒采用上面酵母。發酵過程中,酵母隨CO2浮到發酵面上,發酵溫度15-20°C。啤酒的香味突出。
2 下面發酵啤酒采用下面酵母。發酵完畢,酵母凝聚沉淀到發酵容器底部,發酵溫度5-10°C。啤酒的香味柔和。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采用下面發酵啤酒
都差不多
9.淡色愛爾啤酒用上層發酵還是下層發酵好
IPA是現在最流行的一種精釀啤酒的縮寫,IndiaPaleAle,翻譯為印度淡色艾爾。
這種啤酒并非源自印度,而是源于英國,出口至印度的一種高酒精度高苦度的啤酒。IPA起源于18世紀初期,在英國人統治印度時期,相比于印度的水,英國人寧愿天天喝自己的啤酒。
但是要將啤酒從英國運到印度,則需要經過長達數月的長途旅行,期間還要兩次穿越赤道,所以前期的英式波特和淡色艾爾啤酒總是不能禁受得住時間和溫度的考驗。因此,為了提高啤酒的保存能力,釀酒廠讓啤酒在運輸過程中持續發酵以此來提高啤酒的酒精度,并在釀造過程中加大了啤酒花的使用量,啤酒花是天然的防腐劑,從而有效的延長了啤酒的保質期,印度淡色艾爾從此成型。
雖然這類啤酒大約在18世紀就已經開始生產并出口至印度,但是IPA這個名字卻是在1820年才第一次出現在酒廠的廣告宣傳中,當時宣傳為“PaleIndiaAle”,直到1828年,“IndiaPaleAle”才第一次出現在孟加拉報(BengalHukaruNewspaper)上。
但是隨著運輸、釀造技術、禁酒運動和世界大戰的影響,這種高酒精度高苦度的IPA啤酒變得越來越落寞,而低酒精度適合暢飲的拉格啤酒卻在逐步的占領著市場。直到20世紀70年代,英國發起了“真艾運動”(CampaignForRealAle)以及同時期在美國興起的“精釀運動”,又再次將IPA這種啤酒重新帶回大眾的視野。
也正是因此,IPA從最開始的一種啤酒風格演變成了英式IPA和美式IPA。兩種IPA相比較,英式IPA更加穩重,麥芽和酒花的香味均衡不激烈;美式IPA奔放不羈,爆裂的酒花香味總會讓人難以忘卻,如今美式IPA已被看做是現在精釀啤酒的典范,而且從美式IPA也演變出了越來越多的IPA風格。
美國的精釀啤酒革命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其中最具標志性的起源是1975年美國鐵錨酒廠釀造的一款充滿著酒花味道的淡色艾爾,即自由艾爾(AnchorLibertyAle)。雖然這并不是一款IPA,但是因為這款啤酒使用了美國本土培育的一款具有奔放的酒花香味的卡斯卡特啤酒花,此外這款啤酒還使用了幾乎被人遺忘的酒花干投技術來提高啤酒花的香味,這款即有本土色彩,又依靠著傳統技術的啤酒奠定了美國精釀運動的方向。
因為美式IPA的概念是在多年以后才真正形成的,所以這款干投酒花的淡色艾爾毋庸置疑成了美式IPA的始祖。由于美國酒花的優勢以及美國釀酒師的大膽嘗試,美式IPA井噴式發展,并迅速成為了美國精釀啤酒的驕傲。
10.啤酒上面發酵和下面發酵
主要就是使用酵母性能的區別
下面發酵啤酒發酵結束后酵母聚集沉降于發酵液底部,國產啤酒99.9%以上都屬于下面發酵啤酒
上面發酵啤酒發酵結束后酵母懸浮于發酵液中或表面,上面發酵啤酒在西歐尤其是英國比較多,其他地區都比較少
其他工藝也有一些區別,太復雜這里講不了
11.啤酒底層發酵
拉格發酵溫度為低溫的5~10℃,發酵時酵母會沉于液體下面,發酵時間為7~8日。風味較單調,口感清爽。采用桶底發酵的酵母菌發酵而成,即底層發酵或是低溫發酵。發酵后需要低溫保存數月方可以飲用。
此種技術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做到啤酒量產,所以基本上覆蓋范圍比較廣的啤酒都是拉格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