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的制作工序
一般分為不含酒精飲料和含酒精飲料。 不含酒精飲料大致有以下幾類: 碳酸類飲料:是將二氧化碳氣體和各種不同的香料、水分、糖漿、色素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氣泡式飲料。象可樂、汽水等。 果蔬汁飲料:各種果汁、鮮榨汁、蔬菜汁、國蔬混合汁等。 乳品飲料:鮮奶、發酵奶、調味奶 功能飲料:含各種營養要素的飲品,滿足人體特殊需求。 茶類飲料: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咖啡飲料:速容咖啡、煮泡咖啡。 包裝飲用水:各種礦泉水、純凈水、蒸餾水等。 還有一些經常飲用的飲料如酸梅汁、綠豆湯等,如大家感興趣,不妨給他們歸歸類。 含酒精飲料酒的分類: 目前市場上含酒精飲料品種繁多,各種品牌琳瑯滿目。我們在這里按照制造工藝,把它們簡單地分一下類。按照制造工藝,目前的酒大都可納入這三類:釀造酒,蒸餾酒和配置酒。 1、 釀造酒 釀造酒是制酒原料經發酵后,并在一定容器內經過一定時間的窖藏而產生的含酒精飲品。這類酒品的酒精含量一般都不高,一般不超過百分之十幾。這類酒主要包括啤酒、葡萄酒和米酒。 啤酒是用麥芽、啤酒花、水和酵母發酵而產生的含酒精的飲品的總稱。啤酒按發酵工藝分為底部發酵啤酒和頂部發酵啤酒。底部發酵啤酒包括黑啤酒、干啤酒、淡啤酒、窖啤酒和慕尼黑啤酒等十幾種,頂部發酵啤酒包括淡色啤酒、苦啤酒、黑麥啤酒、蘇格蘭淡啤酒等十幾類。 葡萄酒主要以新鮮的葡萄為原料所釀制而成的。依據制造過程的不同,可分成一般葡萄酒、氣泡葡萄酒、酒精強化葡萄酒和混合葡萄酒等四種。一般葡萄酒就是我們平常飲用的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氣泡葡萄酒以香檳酒最為著名,而且只有法國香檳地區所生產的氣泡葡萄酒才可以稱為香檳酒,而世界上其他地區生產的就只能叫氣泡葡萄酒。酒精強化葡萄酒的代表是雪利酒和波特酒。混合葡萄酒如味美思等。 米酒主要以大米、糯米為原料,與酒曲混合發酵而制成的。其代表為我國的黃酒和日本的清酒。 2、 蒸餾酒 蒸餾酒的制造過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粉碎、發酵、蒸餾及陳釀四個過程,這類酒因經過蒸餾提純,故酒精含量較高。按制酒原材料的不同,大約可分為以下幾種。 中國白酒。一般以小麥、高梁、玉米等原料經發酵、蒸餾、陳釀制成。中國白酒品種繁多,有多種分類方法。 白蘭地酒。是以水果為原材料制成的蒸餾酒。白蘭地特指以葡萄為原材料制成的蒸餾酒。其他白蘭地酒還有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 威士忌酒。是用預處理過的谷物制造的蒸餾酒。這些谷物以大麥、玉米、黑麥、小麥為主,或加以其他谷物。發酵和陳釀過程的特殊工藝早就了威士忌酒的獨特風味。威士忌酒的陳釀過程通常是在經烤焦過的橡木桶中完成的。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生產工藝,威士忌酒以蘇格蘭、愛爾蘭、加拿大和美國等四個地區的產品最據知名度。 伏特加。伏特加可以用任何可發酵的原料是釀造,如馬鈴薯、大麥、黑麥、小麥、玉米、甜菜、葡萄甚至甘蔗。其最大的特點是不具有明顯的特性、香氣和味道。 龍舌蘭酒。龍舌蘭酒以植物龍舌蘭為原料釀制的蒸餾酒。 朗姆酒。朗姆酒是主要以甘蔗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制成的。一般分為淡色朗姆酒、深色朗姆酒和芳香型朗姆酒。 度松子酒。人們通常按其英文發音叫做金酒,也有叫琴酒、錦酒的,是一種加入香料的蒸餾酒。也有人用混合法制早,因而也有人把它列入配制酒。 3、 配制酒 配制酒是以釀造酒、蒸餾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入各種天然或人造的原料,經特定的工藝處理后形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型的調配酒。 中國有許多著名的配制酒,如虎骨酒、參茸酒、竹葉青等。 外國配制酒種類繁多,有開胃酒、利口酒等。
2. 啤酒的制作工藝流程
啤酒制造的具體流程粉碎→糖化、糊化→麥汁過濾→高溫煮沸,加啤酒花→澄清冷卻→加入酵母發酵→硅藻過濾→包裝成品 具體如下:
1、粉碎:大米、麥芽在進行糊化和糖化前首先經過粉碎機粉碎,粉碎雖是簡單的機械過程,但粉碎程度對糖化的生化變化,對麥汁的組成成分,對麥汁的過濾速度及原料的利用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2、糖化、糊化:糊化:大米粉碎后,加到糊化鍋中,加入溫水,在一定的溫度下(45 ℃),淀粉在水中溶漲、分裂,形成均勻糊狀溶液,制成液化完全的醪液,再加入糖化鍋中與麥芽一起糖化。
糖化:麥芽經過適當的粉碎后,加到糖化鍋內,加入溫水,在一定的溫度下(50 ℃),利用麥芽本身的酶,將麥芽及大米中的淀粉水解成麥芽糖等糖類,將蛋白質分解成酵母易于發酵利用的氨基酸等營養物質,這一過程就是糖化過程。
3、麥汁過濾:糖化結束后,將糖化醪液泵送到過濾機,把麥芽汁與麥糖分離出來,得到澄清的麥芽汁。
4、高溫煮沸,加啤酒花:麥芽汁輸送到麥汁煮沸鍋中,加入啤酒花并加熱煮沸1個多小時,是麥汁的成分穩定并是酒花的香味、苦味及各種有效成分溶于麥芽汁中。
5、澄清冷卻: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冷卻至10℃左右便接種啤酒酵母進行發酵。
6、加入酵母,發酵:麥芽汁經過冷卻后,加入啤酒酵母和無菌空氣,輸送到發酵罐中,開始發酵。
發酵主要是利用啤酒酵母將買芽汁中的買芽糖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產生各種風味物質,經過一定的發酵周期后,成為成熟的發酵液,也稱“嫩啤酒”。用上面酵母的發酵溫度10~25℃,需時5~7天。 7、硅藻過濾:發酵液成熟后,經過離心及多重過濾,去掉發酵液中的酵母、大分子的蛋白質,成為晶瑩、清澈的酒精,再經巴氏滅菌制成熟啤酒,才可以進行罐裝。
3. 啤酒的制作工序論文1500字
啤酒有著人類文明一樣悠久的歷史,它先于其他酒類而最早出現在人類的生活之中,所以學者把啤酒成為"酒類之父"。考古學家在今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出土的文物發現,啤酒自發明至今已有約6000年甚至更長的歷史了。可以推斷,啤酒的發明者是公元前6000年前后繁衍生息于扎格羅斯山區的蘇美爾人的祖先。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4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批量種植大麥,很有可能為了釀制啤酒。啤酒是基于早期游牧民族面對不斷增加的谷物產量而誕生的產物,是對早期原始農業的一種特殊貢獻。所以歷史學家認為,人類從狩獵、采摘到建立農耕生活方式的變革,順應啤酒釀造的需要更甚于順應食物生產的需要,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說啤酒推動了人類文明的腳步。
原始啤酒的誕生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人類學家卡茲曾在一篇論文中寫道:"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時期的狹頸陶制容器,就是為釀造啤酒而制成的"。卡茲認為原始啤酒的誕生,應該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他還提出了原始啤酒誕生過程的猜想:某些游牧部落的原始人偶然發現,將野生的大麥或者小麥浸泡在水里,會變成黏糊狀,如果置于外部空氣中,它不會腐爛,空氣中的酵母菌使它自然發酵,顏色逐漸變深,從而釀出了一種帶泡沫的飲料。原始人發現這種飲料富含豐富的營養還能調劑精神,于是廣為傳播,使它成為僅次于動物肉制品的自然食物。
啤酒發源地
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啤酒考古證據,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三位研究人員,在距今6000多年前蘇美爾人的貿易遺址站里發現的雙柄啤酒陶罐。這一證據說明在6000年前,啤酒釀造技術及制陶技藝在兩河流域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程度。他們在1992年11月5日出版的《自然》周刊上發表了關于這一重大發現的論文。此外,有關啤酒發源地的證據也曾經在蘇格蘭的拉姆島(Rhum)上有所發現,那些文物至今也都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還有在中國距今3500多年的商代遺址里,也發現了中國啤酒“醴”即蘗法釀醴的證據。
啤酒花的引入
古代的啤酒由于添加了藥草、枯茗、香桃木和棗椰子等香料,品嘗起來和現代的啤酒相比顯得有些怪異,盡管古代釀造啤酒的過程和現代十分相似。真正的現代啤酒是以啤酒花的引用作為標志的。正是啤酒花所賦予啤酒這種特有的苦味才使得啤酒變得爽口、解渴,這也正是摻啤酒花釀造的啤酒在整個中世紀十分流行的原因。在啤酒中使用啤酒花的最早記錄是斯洛伐克人。據公園448年的文獻記載,當時的斯洛伐克人用來寬帶拜占庭國王使節的啤酒,就是加啤酒花釀造出來的啤酒,帶有一種清香的苦味。在德國的巴伐利亞(Bavaria),威爾海姆公爵四世于1516年制定了歷史上最重要的啤酒法規之一《純粹法》,該法規定啤酒只能使用大麥、啤酒花和水釀造。盡管現在不少啤酒釀造公司并沒有嚴格執行此法,但該法至今還受到德國政府的保護。
現代啤酒的發展
在19世紀以前,下發酵型的儲藏啤酒(LagerBeers)并不普及,只能在德國的巴伐利亞和捷克的波希米亞(Bohemia)發現他們的身影。這是一種多泡并相當爽口的啤酒類型,是今天市場上最普遍的商業啤酒。19世紀后由于工業冷藏箱的誕生使得大規模生產儲藏式啤酒成為可能。儲藏啤酒比上發酵型的艾爾啤酒(ALeBees)清澈、清淡,苦味也那么重。大規模投入市場以后,逐漸成為了市場上的主流啤酒類型。然而在現今的英國、比利時和部分德國城市,人們還是十分抵制儲藏式啤酒而鐘情于艾爾型啤酒。
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為國家管理下的優秀產業得到高度發展。拿破侖的埃及遠征軍在埃及發現的羅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當地已盛行啤酒酒宴。啤酒的釀造技術是由埃及通過希臘傳到西歐的。
1881年,E.漢森發明了酵母純粹培養法,使啤酒釀造科學得到飛躍的進步,由神秘化、經驗主義走向科學化。蒸汽機的應用,1874年林德冷凍機的發明,使啤酒的工業化大生產成為現實。全世界啤酒年產量已居各種酒類之首,已突破100000Ml。1986年全世界生產啤酒101588.7Ml。
4. 啤酒的制作工序是什么
工業啤酒一般使用的是酵母下發酵的拉格工藝(Lager);而精釀啤酒使用的是酵母上發酵的艾爾工藝(Ale),而在精釀啤酒中,還細分了Stout、IPA、Pilsner等,不同工藝釀制出來的啤酒口感風味不同,但都被歸納于精釀。
3、生產周期不同
工業啤酒一般使用的是酵母下發酵的拉格工藝(Lager);而精釀啤酒使用的是酵母上發酵的艾爾工藝(Ale),而在精釀啤酒中,還細分了Stout、IPA、Pilsner等,不同工藝釀制出來的啤酒口感風味不同,但都被歸納于精釀。工業啤酒采用流水線的方式生產,時間就是金錢,因此生產周期非常短,一般7天就發酵完成,10天就可以出成品;而精釀啤酒不太計較成本,發酵時間一般在26-60天左右,麥芽發酵充分、麥汁濃度更高,風味更加濃郁。
5. 啤酒制作過程工藝介紹
啤酒制造的具體流程 粉碎→糖化、糊化→麥汁過濾→高溫煮沸,加啤酒花→澄清冷卻→加入酵母發酵→硅藻過濾→包裝成品 具體如下: 1、粉碎: 大米、麥芽在進行糊化和糖化前首先經過粉碎機粉碎,粉碎雖是簡單的機械過程,但粉碎程度對糖化的生化變化,對麥汁的組成成分,對麥汁的過濾速度及原料的利用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2、糖化、糊化: 糊化:大米粉碎后,加到糊化鍋中,加入溫水,在一定的溫度下(45 ℃),淀粉在水中溶漲、分裂,形成均勻糊狀溶液,制成液化完全的醪液,再加入糖化鍋中與麥芽一起糖化。糖化:麥芽經過適當的粉碎后,加到糖化鍋內,加入溫水,在一定的溫度下(50 ℃),利用麥芽本身的酶,將麥芽及大米中的淀粉水解成麥芽糖等糖類,將蛋白質分解成酵母易于發酵利用的氨基酸等營養物質, 這一過程就是糖化過程。3、麥汁過濾: 糖化結束后,將糖化醪液泵送到過濾機,把麥芽汁與麥糖分離出來,得到澄清的麥芽汁。4、高溫煮沸,加啤酒花: 麥芽汁輸送到麥汁煮沸鍋中,加入啤酒花并加熱煮沸1個多小時,是麥汁的成分穩定并是酒花的香味、苦味及各種有效成分溶于麥芽汁中。5、澄清冷卻: 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冷卻至10℃左右便接種啤酒酵母進行發酵。6、加入酵母,發酵: 麥芽汁經過冷卻后,加入啤酒酵母和無菌空氣,輸送到發酵罐中,開始發酵。發酵主要是利用啤酒酵母將買芽汁中的買芽糖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產生各種風味物質,經過一定的發酵周期后,成為成熟的發酵液,也稱“嫩啤酒”。用上面酵母的發酵溫度10~25℃,需時5~7天。7、硅藻過濾: 發酵液成熟后,經過離心及多重過濾,去掉發酵液中的酵母、大分子的蛋白質,成為晶瑩、清澈的酒精,再經巴氏滅菌制成熟啤酒,才可以進行罐裝。6. 啤酒的制作工序的正確順序
一、注意倒酒量
我們平時飲用的酒有白酒、紅酒、啤酒等各種不同風格的酒。
對于白酒,中國有句俗話叫——茶倒八分酒倒滿,這正是針對杯中的茶或酒應該倒到哪種程度來說的。也有說法叫做“茶滿欺人酒滿敬人”,所以,在倒酒的時候要將酒倒滿,以示對別人的敬意和情誼。但是也需注意不能倒溢出來,且端起酒時不易灑出。
對于紅酒,紅酒講究“品”,細品慢酌顯優雅。人們在飲用紅酒的時候需要感受香氣和味道的平衡感,所以千萬別把酒滿上,最多將酒倒至杯中的三分之一處,即約在杯身直徑最大處就足矣。因為,要留有足夠的空間,在搖晃酒杯時才能保證酒不溢至外面;同時,留有足夠的杯內空間,可挽留從酒中逸出的香氣。
對于啤酒,倒酒時,酒瓶口應距離酒杯口的最低點幾厘米,啤酒的落點應該在杯壁的中點位置,這種做法是為啤酒充入空氣、制造泡沫的最佳倒法。酒瓶口和杯子不能接觸,倒酒時,使酒瓶口和杯子接觸是一個不好的做法,倒酒給自己是沒什么大問題,但倒給別人的時候就不行了,給別人倒酒要遵從“杯子要干凈”的原則。
二、主客、長幼有序
在一些大型宴會中,倒酒禮儀有主客之風。通常是主人主動性強,做個開場白后給在座的客人倒酒。這時候倒酒的順序通常是以順時針為方向開始倒酒。如果客人把第一輪酒喝完后,主人也不必再親自給客人倒,通常這種情況就是就近原則,為客人添酒。但如果和長輩同坐,主人必須先給長輩倒酒,這是基本禮貌。
三、客人禮貌接受
在主人一一為客人倒酒的時候,作為客人,最好的回應應該是禮貌性接受,不宜拒絕。并且,這時候的酒杯不宜拿在手上,以免給倒酒人造成困擾。倒完酒后,為了表示謝意,應主動和別人回敬,尤其是對于比自己輩分高或者地位高的領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給客人倒酒的時候,要站到他們身邊為他們倒酒,切勿因為隔著遠距離而直接伸長手就倒,這是不禮貌的行為。用右手持著酒瓶,略傾斜。這時候需要注意的是,酒瓶瓶口不宜對著別人。隨后,將傾斜的酒瓶豎直后,要小心瓶口中的酒液,灑落到酒杯外面。
7. 啤酒的制作工序廣告說出來就是有
應該是“是好兄弟,就喝哈啤的”吧???
不太確定,親可以上網查查視頻之類的
8. 啤酒的制作工序圖片
傳統的啤酒釀造主要有兩個階段,有氧發酵和無氧發酵。
在第一個過程中,酵母菌大量在氧氣和養料充足的條件下繁殖,誒第二階段厭氧發酵打下基礎。
第二階段,厭氧發酵,產生大量酒精。
9. 啤酒的制作工序的順序
啤酒生產工藝流程可以分為制麥、糖化、發酵、包裝四個工序。現代化的啤酒廠一般已經不再設立麥芽車間,因此制麥部分也將逐步從啤酒生產工藝流程中剝離。
注:本圖來源于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管敦儀主編《啤酒工業手冊》一書。
圖中代號所表示的設備為:
1、原料貯倉 2、麥芽篩選機 3、提升機 4、麥芽粉碎機 5、糖化鍋 6、大米篩選機 7、大米粉碎機 8、糊化鍋 9、過濾槽 10、麥糟輸送 11、麥糟貯罐 12、煮沸鍋/回旋槽 13、外加熱器 14、酒花添加罐 15、麥汁冷卻器 16、空氣過濾器 17、酵母培養及添加罐 18、發酵罐 19、啤酒穩定劑添加罐 20、緩沖罐 21、硅藻土添加罐 22、硅藻土過濾機 23、啤酒精濾機 24、清酒罐 25、洗瓶機 26、灌裝機 27、殺菌機 28、貼標機 29、裝箱機
(一) 制麥工序
大麥必須通過發芽過程將內含的難溶性淀料轉變為用于釀造工序的可溶性糖類。大麥在收獲后先貯存2-3月,才能進入麥芽車間開始制造麥芽。
為了得到干凈、一致的優良麥芽,制麥前,大麥需先經風選或篩選除雜,永磁筒去鐵,比重去石機除石,精選機分級。
制麥的主要過程為:大麥進入浸麥槽洗麥、吸水后,進入發芽箱發芽,成為綠麥芽。綠麥芽進入干燥塔/爐烘干,經除根機去根,制成成品麥芽。從大麥到制成麥芽需要10天左右時間。
制麥工序的主要生產設備為:篩(風)選機、分級機、永磁筒、去石機等除雜、分級設備;浸麥槽、發芽箱/翻麥機、空調機、干燥塔(爐)、除根機等制麥設備;斗式提升機、螺旋/刮板/皮帶輸送機、除塵器/風機、立倉等輸送、儲存設備。
(二) 糖化工序
麥芽、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或立倉經斗式提升機、螺旋輸送機等輸送到糖化樓頂部,經過去石、除鐵、定量、粉碎后,進入糊化鍋、糖化鍋糖化分解成醪液,經過濾槽/壓濾機過濾,然后加入酒花煮沸,去熱凝固物,冷卻分離
麥芽在送入釀造車間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這里,麥芽經過輕壓粉碎制成釀造用麥芽。糊化處理即將粉碎的麥芽/谷粒與水在糊化鍋中混合。糊化鍋是一個巨大的回旋金屬容器,裝有熱水與蒸汽入口,攪拌裝置如攪拌棒、攪拌槳或螺旋槳,以及大量的溫度與控制裝置。在糊化鍋中,麥芽和水經加熱后沸騰,這是天然酸將難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質轉變成為可溶性的麥芽提取物,稱作"麥芽汁"。然后麥芽汁被送至稱作分離塔的濾過容器。麥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鍋之前需先在過濾槽中去除其中的麥芽皮殼,并加入酒花和糖。煮沸:在煮沸鍋中,混合物被煮沸以吸取酒花的味道,并起色和消毒。在煮沸后,加入酒花的麥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處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性的蛋白質。
糊化鍋:首先將一部分麥芽、大米、玉米及淀粉等輔料放入糊化鍋中煮沸。
糖化槽:往剩余的麥芽中加入適當的溫水,并加入在糊化鍋中煮沸過的輔料。此時,液體中的淀粉將轉變成麥芽糖。
麥汁過濾槽:將糖化槽中的原漿過濾后,即得到透明的麥汁(糖漿)。
煮沸鍋:向麥汁中加入啤酒花并煮沸,散發出啤酒特有的芳香與苦味。
(三) 發酵工序
發酵罐成熟罐:在冷卻的麥汁中加入啤酒酵母使其發酵。麥汁中的糖分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大約一星期后,即可生成"嫩啤酒",然后再經過幾十天使其成熟。
啤酒過濾機:
將成熟的啤酒過濾后,即得到琥珀色的生啤酒。
冷卻、發酵:潔凈的麥芽汁從回旋沉淀槽中泵出后,被送入熱交換器冷卻。隨后,麥芽汁中被加入酵母,開始進入發酵的程序。在發酵的過程中,人工培養的酵母將麥芽汁中可發酵的糖份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生產出啤酒。發酵在八個小時內發生并以加快的速度進行,積聚一種被稱作"皺沫"的高密度泡沫。這種泡沫在第3或第4天達到它的最高階段。從第5天開始,發酵的速度有所減慢,皺沫開始散布在麥芽汁表面,必須將它撇掉。酵母在發酵完麥芽汁中所有可供發酵的物質后,就開始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層稠狀的沉淀物。隨之溫度逐漸降低,在8~10天后發酵就完全結束了。整個過程中,需要對溫度和壓力做嚴格的控制。當然啤酒的不同、生產工藝的不同,導致發酵的時間也不同。通常,貯藏啤酒的發酵過程需要大約6天,淡色啤酒為5天左右。發酵結束以后,絕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釀酒師們將這部分酵母回收起來以供下一罐使用。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發酵罐(或者被稱為熟化罐中)。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質進一步沉淀下來,使啤酒的風格逐漸成熟。成熟的時間隨啤酒品種的不同而異,一般在7~21天。經過后發酵而成熟的啤酒在過濾機中將所有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質濾去,就成為待包裝的清酒。
(四)包裝工序
裝瓶、裝罐機:釀造好的啤酒先被裝到啤酒瓶或啤酒罐里。然后經過目測和液體檢驗機等嚴格的檢查后,再被裝到啤酒箱里出廠。
洗瓶機:洗凈回收的啤酒瓶。
空瓶檢驗機:極其細小的傷痕也不會放過。
感官檢查:每天新釀制的啤酒,由專門的負責人員進行實際品嘗。只有在確保其品質后,才將鮮美可口的啤酒呈送給您。
每一批啤酒在包裝前,還會通過嚴格的理化檢驗和品酒師感官評定合格后才能送到包裝流水線。成品啤酒的包裝常有瓶裝、聽裝和桶裝幾種包裝形式。再加上瓶子形狀、容量的不同,標簽、頸套和瓶蓋的不同以及外包裝的多樣化,從而構成了市場中琳瑯滿目的啤酒產品。瓶裝啤酒是最為大眾化的包裝形式,也具有最典型的包裝工藝流程,即洗瓶、灌酒、封口、殺菌、貼標和裝箱。
10. 啤酒制造步驟
1.
粉碎: 研磨麥芽顆粒;
2.
出糖: 粉碎后的大麥芽放入熱水中浸泡,釋放出麥芽糖,形成麥芽糖汁;
3.
過濾: 麥芽糖汁與谷物分離;
4.
熬煮: 麥芽糖汁煮沸,并添加啤酒花來調味道;
5.
冷卻: 麥芽汁冷卻后,投入酵母發酵;
6.
發酵: 酵母在發酵過程中將糖汁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 發酵過程大約半個月以上;
7.
裝瓶: 裝瓶時加入少許糖,使啤酒在瓶中發酵,產生二氧化碳;
8.
儲存: 儲存可以使啤酒的風味更加飽滿,成熟。 根據啤酒種類的不同,儲存時間為1至6個月。
11. 啤酒的制作工藝流程圖
、酒類的感官鑒別要點 在感官鑒別酒類的真偽與優劣時,應主要著重于酒的色澤、氣味與滋味的測定與評價。
對瓶裝酒還應注意鑒別其外包裝和注冊商標。
在目測酒類色澤時,應先對光觀察其透明度,并將酒瓶顛倒,檢查酒液中有無雜質下沉,有無懸浮物等,然后再倒人燒杯內在白色背景下觀察其顏色。
對啤酒進行感官檢查時,應首先注意到啤酒的色澤有無改變,失光的啤酒往往意味著質量的不良改變,必要時應該用標準碘溶液進行對比,以觀察其顏色深淺,開瓶注入杯中時,要注意其泡沫的密聚程度與掛杯時間。
酒的氣味與滋味是評價酒質優劣的關鍵性指標,這種檢查和品評應在常溫下進行,并應在開瓶注入杯中后立即進行。 2、酒的品種分類 酒的種類繁多,一般有四種分類法。
(1)按生產特點分 ①蒸餾酒:原料經發酵后,用蒸餾法制成的酒叫蒸餾酒,這類酒其他固形物含量極少,含酒精高、刺激性強,如白酒,白蘭地酒等。
②發酵原酒(或稱壓榨酒):原料經發醇后,直接提取后用壓榨法而取得的酒。
這類酒的度數較低,而固形物的含量較多,刺激性小,如黃酒、啤酒、果酒等。
③配制酒:用白酒或食用酒精與一定比例的糖料、香料、藥材等配制而成的。
這類酒因品種不同,所含糖分、色素、固形物和酒精含量等各有不同,如橘子酒、竹葉青,五茄皮及各種露酒和藥酒。
(2)按酒精含量分 ①高度酒;含酒精成分在40°以上者為高度酒。如白酒、曲酒等。
②中度酒,含酒精成分在20°~40°之間者為中度酒。
如多數的配制酒。
③低度酒:含酒精成分在20°以下者為低度酒,如黃酒、啤酒、果酒、葡萄酒等。
它們一般都是原汁酒,酒液中保留營養成分。
(3)按生產原料分 ①糧食酒:以高梁、玉米、大麥、小麥和米等糧食為原料而釀制的酒。
②非糧食酒:以含淀粉的野生植物或水果等為原料而制成的酒。
(4)按酒的風味特點分 在商業經營中,我國習慣上根據各種酒的風味特點把酒類分為白酒、黃酒、啤酒、果酒和配制酒五類。 3、酒的品種命名 我國酒類品種繁多,計有上千種,其命名方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1)以原料命名 如五糧液、三糧酒、高梁酒、薯干酒、蘋果酒、橘子酒、青梅酒、紅果酒、葡萄酒等。
(2)以產地命名 如茅臺酒、董酒、汾酒、洋河大曲、北京特曲、紹興酒,即墨酒。
(3)以用曲命名 如大曲酒、小曲酒、陳曲酒、六曲酒等。
(4)以特殊工藝命名 如老窖酒,加飯酒、沉缸酒、封缸酒等。
(5)以顏色命名 如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江陰黑酒、竹葉青、黃啤酒、黑啤酒、老白酒。
(6)以甜度命名如丹陽的甜黃酒,三冬蜜酒等。
(7)以復合名稱命名如瀘洲老窖特曲酒、桂林三花酒、通州老窖等。
(8)以加入藥料或香料命名如丁香葡萄酒。 4、感官鑒別白酒的基本方法 白酒又稱蒸餾酒,它是以富含淀粉或糖類成分的物質為原料、加入酒曲酵母和其他輔料經過糖化發酵蒸餾而制成的一種無色透明、酒度較高的飲料。
人們在飲酒時很重視白酒的香氣和滋味,目前對白酒質量的品評是以感官指標為主的,即是從色、香、味三個方面來進行鑒別的。
(1)色澤透明度鑒別 白酒的正常色澤應是無色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淀物的液體。
將白酒注入杯中,杯壁上不得出現環狀不溶物。
將酒瓶倒置,在光線中觀察酒體,不得有懸浮物、渾濁和沉淀。
冬季如白酒中有沉淀可用水浴加熱到30~40℃,如沉淀消失為正常。 (2)香氣鑒別 在對白酒的香氣進行感官鑒別時,最好使用大肚小口的玻璃杯,將白酒注入杯中稍加搖晃,即刻用鼻子在杯口附近仔細嗅聞其香氣。或倒幾滴酒在手掌上,稍搓幾下,再嗅手掌,即可鑒別香氣的濃淡程度與香型是否正常。白酒的香氣可分為: 溢香——酒的芳香或芳香成分溢散在杯口附近的空氣中,用嗅覺即可直接辨別香氣的濃度及特點。 噴香——酒液飲入口中,香氣充滿口腔。 留香——酒已咽下,而口中仍持續留有酒香氣。 一般的白酒都應具有一定的溢香,而很少有噴香或留香。名酒中的五糧液,就是以噴香著稱的:而茅臺酒則是以留香而聞名。白酒不應該有異味,諸如焦糊味、腐臭味、泥土味、糖味、酒糟味等不良氣味均不應存在。 (3)滋味鑒別 白酒的滋味應有濃厚、淡薄、綿軟、辛辣、純凈和邪味之別,酒咽下后,又有回甜、苦辣之分。白酒的滋味評價以醇厚無異味,無強烈刺激性為上品。感官鑒別白酒的滋味時,飲入口中的白酒,應于舌頭及喉部細細品嘗,以識別酒味的醇厚程度和滋味的優劣。 (4)酒度鑒別 白酒的酒度是以酒精含量的百分比來計算的。各種白酒在出廠的商標簽上都標有酒度數,如60’,即是表明該種酒中含酒精量 60%。 白酒總的特點是酒液清澈透明,質地純凈,芳香濃郁,回味悠長,余香不盡。 影響白酒品質的因素: (1)白酒的變色:用未經涂蠟的鐵桶盛放呈酸性的白酒,鐵質桶壁容易被氧化、還原為高鐵離子或低鐵離子的化合物,從而使酒變成黃褐色。使用含鋅的鋁桶,也會使之與酒類中的酸類發生氧化作用而生成氧化鋅,使酒變為乳白色。 (2)白酒的變味:用鑄鐵(生鐵)容器盛酒會使白酒產生硫的香味。用腐爛血料涂刷后的酒蔞盛放酒,會產生血腥臭味。有的在流動轉運過程中用新制的酒箱裝酒,也會發生氣味污染而使酒液帶有木材的苦澀味。 不論是變色還是變味的白酒,都應查明原因,經過特殊處理后恢復原有品質的酒可繼續飲用,否則不適于飲用或只能改作它用。 5、鑒別名優白酒的注冊商標 對消費者來講,在商店里購買瓶裝酒時不可能開瓶查驗其質量,僅能憑外觀來鑒別其真假與優劣,這樣就使得掌握白酒注冊商標、特別是一些名優白酒的注冊商標方面的知識具有了特殊重要的意義。下面僅就國內弛名的白酒生產廠家注冊的名優產品商標簡介一二。 中國茅臺酒廠的注冊商標是貴州牌、貴州茅臺脾、茅牌。 山西杏花村酒廠的注冊商標是古井亭牌、汾牌、竹葉青牌、白玉牌、杏花村牌、杏牌、杏花仙牌、北方牌。 四川宜賓五糧液酒廠的注冊商標是五糧液牌、交杯牌、翠屏春牌、尖莊牌、怡神牌。 江蘇洋河酒廠的注冊商標是洋河牌、羊禾牌、敦煌牌和美人泉牌。 四川綿竹劍南春酒廠注冊的商標是劍南春牌、綿竹牌、春沙牌劍農牌和劍工牌。 安徽毫州古井酒廠的注冊商標是古井牌和古井貢牌。 貴州遵義董酒廠注冊了董牌商標。 陜西西鳳酒廠的注冊商標是西鳳牌、鳳凰牌、鳳牌和柳林春牌。 四川滬州曲酒廠注冊了滬州牌商標。 四川成都酒廠注冊的商標是全興牌、青羊牌和浣花牌。 江蘇雙溝酒廠注冊了雙溝牌和山河牌商標。 湖北武漢酒廠的注冊商標是黃鶴樓牌、鶴立牌和晴川牌。 四川古茼縣郎酒廠注冊了郎牌商標。 6、鑒別貴州茅臺酒的真偽 茅臺酒為中國名酒,在國內外均享有盛名。茅臺酒廠始建于 1704年,在貴州省仁杯縣茅臺鎮。 感官鑒別茅臺酒真假的方法如下: (1)生產廠家鑒別 茅臺酒廠沒有和其他任何廠家聯營,也沒有把它的商標許可權與任何廠家共享,更沒有設立過一廠、二廠和分廠等。凡是注明為聯營廠、一廠、二廠,分廠生產的“茅臺酒”,完全可以肯定是假的。 (2)注冊商標鑒別 茅臺酒全瓶貼“貴州茅臺酒”注冊商標,是用進口100克鋼板紙印制的,500毫升容量酒瓶的商標紙規格為90毫米×125毫米。內銷酒商標的圖案分三部分:中間是一條從右上方到左下方的60毫米寬白色斜帶,上下分別有兩條黑色細線和四條黑色粗線,把紅色的“貴州茅臺酒”五個字夾在中間。斜帶和左上角的相接處有13毫米寬的金色條,條上有“中外馳名”四個黑字。左上角為一紅色色塊,中間有直徑為35毫米的套金色邊的白圈,圈內有從上至下的環形麥穗,金色齒輪和紅五角星圖案。斜帶和右下角的相接處有一條細金線。在右下角的紅色色塊上,有“中國茅臺酒廠出品”八個白字,白字下有“53%VOL,500mL”的標明酒度和容量的黑字。酒瓶背面說明的規格為65毫米×85毫米并以紅色套邊,套邊四周留有寬10毫米的白邊,出廠日期為藍色阿拉伯數字。商標印刷精美,色彩準確,切邊均勻。 假“茅臺”的商標和背貼都是用普通紙張印刷的,商標規格為 100毫米×140毫米,背貼規格為133毫米×85毫米。各種圖案配色混亂,層次不清晰,顏色偏淡,規格不一致,所用字體也與真商標有明顯區別,出廠日期字跡有紅色的,也有其他顏色的。 (3)包裝材料鑒別 茅臺酒的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封口為大紅色螺紋扭斷式防盜鋁蓋,頂部有“貴州茅臺酒”五個白字,瓶口無內塞。整瓶酒外包一張優質正方形皮紙,裝在彩盒中:外包裝彩盒用的是進口白版紙加細瓦楞。盒上字體和色澤與商標、背貼上一致。 假“茅臺”的封口用深淺不同的紅色膠帽,有透明無字的,也有假造“茅臺”兩字的,瓶蓋有白色的,也有紅色的。蓋子也壁紋各異有黃色扭斷式鋁蓋,也有塑料蓋外套扭斷式黃色鋁帽的。內塞有螺旋式、帶腰線、平頂等幾種。外包裝盒用的是不合格的劣質皮紙或其他材質。 (4)感官特點鑒別 茅臺酒是用小麥制曲,經八次發酵,貯存二三年后方可出廠的。它的獨特感官指標是酒液無色透明,飲時醇香回甜,沒有懸浮物及沉淀,酒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經久不散。假“茅臺”多為用高梁酒、白干酒、配制酒等冒充的,很難具有茅臺酒的色、香、味特點。 7、鑒別四川五糧液的真偽 五糧液酒產于四川省宜賓市,因以高粱、玉米、糯米、粳米和小麥為原料,故稱“五糧液”。 感官鑒別五糧液酒真假的方法如下: (1)商標鑒別 真的注冊商標是“五糧液”牌,以醒目的“五糧液”三個大字作為特殊標志,商標圖案底部用黃色谷穗襯映,谷穗以上全部套紅,“五糧液”三個字是谷穗圖形略凸起,商標背面印有出廠日期,透過酒液和瓶體就能看清楚。 假“五糧液”的商標有“555”牌,“精工”牌、“東升”牌,“白云山”牌、“翠竹”牌等,產地雜亂,商標的顏色、字體也五花八門。也有仿制真五糧液的裝璜設計的,但假酒多數都是商標印刷粗糙,或者根本就沒有注冊商標。 (2)瓶型鑒別 真酒的瓶型有鼓型(也叫蘿卜瓶)、麥穗型兩種。瓶子用料考究,制做精細。瓶底為圓形,周圍有規則的凸出條紋。假“五糧液”的瓶型紛亂多樣,有方形、圓柱型的,也有不規則的異型瓶。 (3)酒質鑒別 真的酒體清澈透明,具有“香氣悠久”、味道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的獨特風格,尤以噴香著稱于世。假酒的酒體混濁,有的甚至是酒精兌水制成,聞時酒氣刺鼻,喝時刺喉,并有明顯苦味。 (4)瓶蓋鑒別 真酒的瓶蓋與內蓋是分離的,若從瓶底看到瓶蓋與內蓋聯為一體,則是假酒。 8、鑒別瀘州老窖特曲酒的真偽 四川瀘州是我國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瀘州老窖特曲酒產于瀘州曲酒廠,這個廠有很多百年以上的老窖,經過這些窖池的發酵,釀出來的酒香氣特別濃郁。 感官鑒別瀘州老窖特曲酒真假的方法如下: (1)廠家鑒別 在選購時,應認準真酒商標上的“中國四川瀘州曲酒廠”或“四川省瀘州曲酒廠”字樣,外銷酒為“中國四川瀘州酒廠”八個字,沒有分廠名稱。假酒為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常常標注與真酒字音雷同的廠名,如“瀘州老窖曲酒廠”,“瀘州曲酒廠×分廠”。等。 (2)商標鑒別 真酒為全瓶貼注冊商標,中間有“瀘州老窖”四個小字和“特曲酒”三個大字,上面中央還有用麥穗組成的圓形小商標,圓圈中有瀘州兩字。假酒的瓶上貼的商標圖案與顏色,甚至字形和瓶型,都和真的相近似,但是在注冊商標“滬州牌”上有所區別,一般都不敢冒用“瀘州牌”商標而是改用其他字號。 (3)封口鑒別 真酒在瓶蓋封口膠套上印有“瀘州曲酒廠”的字樣。金屬防盜蓋上印有“中國四川滬州曲酒廠特曲、頭曲”的字樣。假酒沒有封口膠套,即使用真瓶裝假酒也可以用這個方法鑒別出來,還可以從商標的新舊程度上來加以區別。 (4)品味鑒別 真酒具有“濃郁、醇和、甜潤、回味”四大特點。開瓶拔塞后,芬芳飄逸,輕咽慢品,韻味無窮,飲后余香,經久不絕,嗝噎回味,濃香猶存,即使飲得過量也不上頭,尤其是飲后的回味有一股特殊的水果香氣,使人感到心情愉快。假酒多為劣質酒,混濁而有沉淀,其味道根本不能與真酒相比擬。 9、鑒別安徽古井貢酒的真偽 古井貢酒產于安徽毫州古井酒廠,明朝萬歷年間被列為貢品,因此得名。這種酒色清如水晶,香艷似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散。 感官鑒別古井貢酒真假的方法如下: (1)外包裝與瓶貼鑒別 真酒的瓶貼為全張注冊商標,使用的是“古井貢”注冊商標。注冊商標圖案為圓形,圖上左側為槐樹,樹下靠右側有古井,上為藍天白云。圓周為雙圈套金,兩旁有“注冊商標”四字。瓶貼上有白底紅色燙金的“古井貢酒”四字隸書。廠名處是紅底白色方形字印刷體,內銷者為“安徽毫州古井酒廠”,外銷者為“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安徽)”。瓶貼背面打印有出廠日期、批量和檢驗合格證。 假酒的瓶上貼的圓形圖案,與真的相似,但是沒有注冊,使用的企業名稱也各異。酒箱內的出廠日期和批量不一致,還缺少裝箱單。 (2)封口鑒別 真酒的封口用的是黃色鉛質斷裂蓋,光滑而圓整,上面印有古井圖案和“注冊商標”字樣。假冒酒中也有使用真酒瓶裝盛假酒的,但一般都瓶蓋斷裂,封口不圓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