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鐵絲拉環啤酒有哪些》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鐵絲木塞啤酒有哪些
- 2、誰知道易拉罐的發展史?其他國家的使用情況?
- 3、易拉罐的歷史是什么
- 4、易拉罐的發展史
- 5、中國最早開始生產易拉罐是什么時候
- 6、最早的啤酒瓶口都包有一層“鋁箔紙”,為什么現在不見了?
鐵絲木塞啤酒有哪些
比利時進口木塞香檳式精釀啤酒和快克啤酒。蓋子上有鐵絲和橡皮塞的啤酒被稱為鐵絲木塞啤酒,這種啤酒只有兩種,分別是比利時進口木塞香檳式精釀啤酒和快克啤酒。
誰知道易拉罐的發展史?其他國家的使用情況?
易拉罐的發展史
1940年,歐美開始發售用不銹鋼罐裝的啤酒,同一時期鋁罐的出現也成為制罐技術的飛躍。1963 年,易拉罐在美國得以發明,它繼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設計特點,在頂部設計了易拉環。這是一次開啟方式的革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享受,因而很快得到普遍應用。到了1980年,歐美市場基本上全都采用了這種鋁罐作為啤酒和碳酸飲料的包裝形式。隨著設計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鋁罐趨向輕量化,從最初的60克降到了1970年的21~15克左右。
其他國家對易拉罐的使用狀況
一 市場需求狀況
北美供需趨向穩定
進入90年代后,北美易拉罐供求雙方市場不斷擴大,到90年代末供需趨向
穩定,增長幅度較緩。目前,北美地區的易拉罐生產線共有169條,生產線平均
速度為1522罐/分,年總生產能力約1090億只,市場需求量約1070億
只,預測到2004年罐生產線經過優勝劣汰之后數量有所下降約剩下157條,
生產線速度將提升到1630罐/分。古巴目前易拉罐年生產能力為3億只,年需
求量2.3億只。據行家預測,總體上北美供需市場增幅很小,已趨向穩定,但會
在新罐形如700ml規格,及用于功能型飲料方面的250ml規格有所增長。美國近幾年的易拉罐需求量
單位:億只
年 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需求量 1010 982 991 1007 1020 1040 1070
歐洲供需兩旺
歐洲2000年飲料罐總需求量達到355億只,2001年上半年已達18
0億只,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主要原因是飲料市場需求增長6%,啤酒增長
5%,促進了飲料罐需求增長。
2000年德國增長幅度最快達到37億只,領先歐洲的領頭羊英國,英國的
增長量為3000萬只左右,西班牙和萄葡牙增長幅度為10%,增長總量為26
億只。西班牙飲料罐需求量已繼英、德之后增長最快的地區,去年總需求量達到5
2億只,有望繼續增長,米維薩是西班牙最大的一家制罐企業,1999年銷售額
達1.55億美元,近幾年來銷售額都是強勁上升趨勢,而1991年這家罐廠銷
售額僅為4500萬美元。由于罐商看好西班牙、萄葡牙的市場需求,美國后天冠
業集團正在西班牙建一條易拉罐生產線,采用馬口鐵材料生產330ml飲料罐,
年產7.5億只,預計2002年投產。
波蘭對金屬包裝容器需求量不斷上升,預計到2004年用于包裝的金屬材料
消費量將達到340萬噸,CANPAK罐業公司在波蘭已有3條生產線,年生產
能力超過18億只,還有配套的3條易拉蓋生產線生產202、206規格易開蓋
。目前正在建造二條生產500ml鋁質量拉罐生產線,初期生產能力為年產6億
只,之后計劃增長拉伸機把生產能力提高到8.5億只,若需求繼續增長將會再上
二條線。
澳大利亞由于紅牛功能飲料250ml裝流行,2000年易拉罐需求增長6
0%,總量為10億只。據行家預測今后一段時間歐洲易拉罐需求量將保持在4%
~5%的增長幅度。
南美生產過剩問題緩解
90年代中期南美地區易拉罐需求顯示出巨大潛力,促進罐業迅速發展,總生
產能力達到300億只,隨著罐生產能力的不斷擴大,到了90年代末期生產能力
已過剩30%。隨著需求量的不斷增長,目前生產能力過剩已縮至21.6%,到
2004年有望縮至10.5%左右。
巴西是南美最大飲料、啤酒消費市場,也是包裝容器需求增長最強勁的地區,
年消費鋁質易拉罐90億只,年消費鋁材12.5萬噸,其65%用于啤酒包裝,
其余用于飲料,共有8家罐廠和3家易開蓋廠,預計今后需求量將以5%遞增。此
外,在鋼質包裝容器方面,年消費近70萬噸馬口鐵,人均消費約4kg,其中6
5%用于食品方面包裝,6%用于罐蓋生產,其余用于化工及其它方面包裝。
墨西哥對易拉罐的需求量僅次于巴西,年生產能力為70億只,很快將達到9
0億只。近幾年需求量都穩步上升。
墨西哥包裝容器需求情況
單位:億只
1997 1998 1999
鋁質 59 65 68
鋼質 33.6 36.3 40
二 集團化生產占優勢
總部在英國的歷時恒(REXAM)是世界頭號飲料包裝容器制造商,年產量
超過400億只,2000年集團總銷售額與1999年相比上升17%,利潤上
升18%。而在罐包裝容器主面與1999年相比猛增95%,易拉罐品種方面利
潤大幅上升的原因是2000年7月收購了美國一家大型罐廠——國家制罐公司,
由這家罐廠獨家為澳大利亞紅牛功能飲品提供250ml罐,這種罐的成本比33
0ml低,而銷售價卻較高。該公司也在俄羅斯近郊建有工廠,在1999年和2
000年間銷售額增長50%左右。
僅管為了獲得歐盟對Rexam收購國家制罐公司的認可,對集團內的罐廠進
行改組,轉讓在英、德、法的一些罐廠,但仍然是世界興號飲料包裝容器制造商,
在歐洲罐市場占有40%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共有144家工廠,年總銷售額中飲
料罐占75%。
皇冠和波爾是世界上較大制罐集團,皇冠集團擁有223家工廠,分布50個
國家,在全球中每5個飲料罐就有一個來自皇冠,在北美、歐洲等地每3個食品罐
就有一個來自皇冠。
波爾在北美的年總生產能力約350億只,在美國擁有35%的鋁質二片罐市場份
額。庫爾茲是美國一家大型啤酒廠,年產45億只罐、蓋配套給該公司的啤酒包裝
,為了降低罐包裝成本,庫爾茲裝制罐廠部分與波爾進行合資,使罐業走向專業化
。
這些集團化的制造商,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從技術進步、原輔材料采購,設
備更新換代等降低產品成本方面都有很強的優勢。
三 金屬材料趨向鋁板材
制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美國用于包裝容器的鋁金
屬材料消費1998年達到199.92萬噸,比1997年增長2.24%,成
為第二大消費市場,占全年鋁消費量的21.6%。美國在易拉罐方面的材料始終
采用鋁板材,每年約有40%鋁板材用于易拉罐方面的生產。歐洲14%左右鋁金
屬材料用于飲料生產,由于鋁質金屬的較高回收再使用價值,出于對環境保護的考
慮,現在已開始大量轉向鋁材方面,1999年生產的易拉罐有63%采用鋁材,
比1998年增長2%。2000年比1999年增長9%,英國1999年為6
6%,2000年增長6%,芬蘭、瑞士、希臘、意大利、波蘭等罐市場開始傾向
采用100%的鋁材,德國為10%,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各約30%。
由于鋼罐比鋁罐成本低約千分之七美元,在南美地區鋼罐主導飲料包裝市場,
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對資源的循環使用方面考慮,包裝材料鋁質逐步替代
鋼質。巴西現在采用率為65%,今后兩年會增長10%。在噴霧罐方面,過去一
直是由鋼質主導地位,而從2000年開始已有許多產品轉向鋁材,增長率達到2
%~3%,隨著拉伸技術在生產噴霧罐方面的應用,鋁質類噴霧罐將逐步占領市場
。
四 注重回收
鋁在包裝業中強勁對手來自PET材料,PET材料可以通過注塑模具制成奇
異外觀,而鋁材就相對較難,但二種材料的價格上存在很大的差異,PET受石油
價格影響,而鋁可通過自己的回收循環使用,降低材料成本,且受到環境組織的重
視。
近年來歐美及一些易拉罐消費活躍地區,不斷提高鋁罐及鋁質包裝材料的回收
率,在回收方面開展較早的國家,已不再爭論廢鋁罐回收價值問題,而已變成日常
的工作,而開展較晚的國家正在十分努力去做。美國是這項目開展較早也是回收率
最高的國家。德、荷在歐洲起著領頭羊作用。墨西哥提倡100%回收率。
近幾年美國廢罐回收率
%
年 份 1997 1998 1999 2000
回收率 60 56 57.9 62.5
1999年美國廢鋁、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
單位:萬噸
消費 回 收 回收率
鋁質包裝 232 134.2 57.9%
鋼質包裝 235 137.68 58.6%
環境學家認為鋁罐與其它包裝容器相比更具有環保性,就其容器而言,反復回
收減少環境污染;就其使用的材料而言,鋁材反復使用有效節約資源,保持地球環
境,而其它包裝容器如普遍盛行的塑料、PET材料而言,都源于石油,石油的不
斷開采,將會造成資源的枯竭。
1999年一些國家的廢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
%
國 家 美國 日本 德國 荷蘭 意大利 英國 澳大利亞
回收率 58.6 82.9 80 75 10 30 73
注:①歐洲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總水平為47%。
②日本1998年鋁罐回收率為74.4%,有79%再使用于鋁罐材的制造。
五 不斷進行技術改進和資產重組
為了保持易拉罐在飲料、啤酒包裝方面占主導地位,罐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
降低成本和改進外觀已成主旋律。美國皇冠集團為更大幅度降低成本,已研究出被
稱為“超級蓋”的鋁質易開蓋。并推向市場。據稱這種產品與原來產品相比可節約
材料10%,目前這種產品年產能力18億只,正加快擴大生產計劃,以滿足需求
,近期將實現年產70億只的生產能力。此外,該公司還開發使用環保型制冷材料
的自冷罐,首批推向市場3500萬只,這種自冷罐在拉環拉啟后不到三分鐘,就
可實現飲料溫度下降15℃。
在降低材料使用厚度方面,北美已從204規格罐口轉向202規格,使用的
鋁質材厚度降到0.259mm,鋼質材料為0.22mm。
對金屬彩印中油墨量的控制,采用密度法以消除不同觀察者對同一圖案顏色的
感覺和意會的差異,以及光線充足與否對顏色判斷影響,可以對顏色中油墨含量作
定量分析。對罐形外觀改進所實施的浮雕及異形狀工藝成本方面也得到有效控制。
摘取2001年世界金屬包裝容器桂冠的逼真人物圖案及動物圖案的易拉罐產品,
可以看出金屬彩印技術的成果及轉向。
國際較大型的一些罐業集團,以及易拉罐設備模具制造商近年來都在進行資產
重組,以更有效進行控制成本。
六 國內易拉罐業仍在困境中
國內易拉罐業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雖然只有二十年的歷史,卻走過了
三次危機。第一次是1988年實行銀根緊縮的政策背景下,國內輿論界對易拉罐
生產和消費是否符合國情展開激烈論戰。當時易拉罐被視為高消費、崇洋風,同時
國家將原輔材進口關稅由20%提高到40%,生產企業面臨生死考驗。第二次危
機發生在1989年6月,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全國飲料市場一落千丈,易拉罐
業陷入困境。第三次是“匯率風波”。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國內易拉罐業迅
速發展,原來罐廠擴容,新建廠增加,從而達到年產100億只的生產能力,但由
于需求量始終未能有效突破,生產過剩導致了第四次危機。
近幾年,國內對易拉罐的需求量始終保持在60億~70億之間,因此國內罐
廠仍然未能擺脫困境。這一方面是國民的傳統消費習慣及消費水平的影響,玻璃瓶
仍主導著啤酒包裝。另一方面是易拉罐已不再被視為高消費品或成為時尚消費,但
又由于具有一定經濟水平的消費價位,而難于成為大眾消費從而替代玻璃瓶,像德
國近年來易拉罐已逐步取代啤酒玻璃瓶包裝。再者,目前由于罐業大多數處于困境
中,以及受相關行業影響,罐廠要投入很大一筆資金進行大幅度技術改造,去降成
本,從而使總體價位降下來促進消費有難度。隨著市場競爭加激,優勝劣汰法則必
將在國內罐業中表現出來,國內罐業必將參照國外罐業發展的路子,進行技術改造
,進行資產重組以求發展。據行家預測,到2005年中國用于包裝方面的鋁金屬
消費量達到90萬噸,約占鋁金屬總消費量的14.3%。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
長,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環保方面的重視,國內易拉罐歷經第四次危機之
后將迎來燦爛的日子。
總之,易拉罐業的發展與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經濟發展促進環保意
識提高,促進對有效資源的循環使用,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易拉罐的歷史是什么
金屬包裝罐迄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就已經開始生產啤酒金屬罐了,這種三片罐是用馬口鐵皮制作的,罐體上部呈圓錐狀,最上面是冕狀罐蓋。其大體外形與玻璃瓶相差不太大,所以最初也是用玻璃瓶灌裝線灌裝的,直到上世紀50年代才有了專用灌裝線。罐蓋在50年代中期演變成平面形狀,上世紀60年代又改進為鋁制環形蓋。
鋁制飲料罐最早是在上世紀50年代末出現的,上世紀60年代初期二片DWI罐正式問世。鋁制易拉罐發展非常迅速,到本世紀末每年的消費量已有 1800多億只,在世界金屬罐總量(約4000億只)上是數量最大的一類。用于制造鋁罐的鋁材消費量同樣快速增長,1963年還近于零,1997年已達 360萬噸,相當于全球各種鋁材總用量的15%。
美國是世界鋁飲料罐的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美國鋁罐使用數量1984年超過620億只,1987年超過700億只,1988年超過800億只,1990年超過900億只,1994年超過1000億只。美國鋁易拉罐主要用于包裝飲料,如1992年飲料鋁罐量為928億只,占當年飲料罐總量 957億只的97%,鐵皮罐僅為29億只、占3%。2001年美國啤酒和軟飲料鋁罐用量為近1000億只,其中軟飲料罐640億只,啤酒罐330億只。日本鋁罐的產量已經連續多年增長,從1985年的30億只分別增加到1987年的55億只、1989年的81億只、1991年的102億只、1993年的 118億只、1995年的159億只和1997年的166億只,鋁罐的大部分是啤酒罐,如1997年為95億只、占57%,碳酸飲料罐有35億只、占 21%,其他飲料罐30億只、占18%。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歐洲飲料罐市場一直呈現穩定增長之勢。1990年,歐洲飲料罐消費量第一次超過200 億只,1993年達250億只,1995年突破300億只。1996年下降了2%,由上年的322億只減為316億只。1997年,歐洲飲料罐市場重又恢復了平穩增長,年增幅為5%,總消費量上升到335億只,為歷史最高水平。其中,清涼飲料罐185億只、比上年增長5.1%,啤酒罐150億只、比上年增長7%。歐洲飲料罐中鐵皮罐和鋁罐各約占一半。中南美洲的鋁罐消費量也比較大,每年近200億只。亞洲(日本除外)的鋁罐年消費量也不下200億只。中國鋁易拉罐消費量現在每年有80多億只。
數十年來,鋁易拉罐的制造技術在不斷改進。鋁罐重量已經大為減少,上世紀60年代初期,每千只鋁罐(包括罐身和罐蓋)的重量達55鎊(約合 25千克),上世紀70年代中期降至44.8鎊(25千克),上世紀90年代后期又減到33鎊(15千克),現已減為30鎊以下,比40年前減少了近一半。1975年~1995年的20年間,1磅鋁材制作的鋁罐(容量為12盎司)的數量增加了35%。另據美國ALCOA公司的統計,每千只鋁罐罐身所需要的鋁材由1988年的25.8磅減少到1998年的22.5磅和2000年再減為22.3磅。美國制罐企業封縫機械和其他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所以美國鋁罐的鋁材厚度已經明顯下降,由1984年的0.343毫米減為1992年的0.285毫米和1998年的0.259毫米。
鋁易拉罐蓋輕量化進展也很明顯。罐蓋鋁材的厚度由上世紀60年代初的0.39毫米下降到上世紀70年代的0.36毫米,1980年降到0. 28毫米~0.30毫米,80年代中期降到0.24毫米。罐蓋直徑也有所縮小。罐蓋重量不斷減少,1974年千只鋁易拉罐的重量為13磅,1980年減為 12磅,1984年減為11磅,1986年減為10磅,1990年和1992年分別減為9磅和8磅,2002年減至6.6磅。制罐速度大幅度提高,由上世紀70年代的650~1000cpm(只/每分鐘)分別提高到80年代的1000~1750cpm和現在的2000cpm以上。
很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對用過之后的廢舊金屬罐的回收和利用都很重視,金屬罐的回收再利用率也不斷增高。比如美國鋁罐的回收再利用率,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超過50%,1990年為63.6%,1994年提高為65.4%,1997年達66.5%,1999年降為62.5%,2000年為 62.1%。日本鋁罐的回收再利用率由1990年的43%分別提高到1993年的58%、1996年的70%、1999年的79%和2001年的83%。
易拉罐的發展史
易拉罐的發展史
1940年,歐美開始發售用不銹鋼罐裝的啤酒,同一時期鋁罐的出現也成為制罐技術的飛躍。1963 年,易拉罐在美國得以發明,它繼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設計特點,在頂部設計了易拉環。這是一次開啟方式的革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享受,因而很快得到普遍應用。到了1980年,歐美市場基本上全都采用了這種鋁罐作為啤酒和碳酸飲料的包裝形式。隨著設計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鋁罐趨向輕量化,從最初的60克降到了1970年的21~15克左右。
其他國家對易拉罐的使用狀況
一 市場需求狀況
北美供需趨向穩定
進入90年代后,北美易拉罐供求雙方市場不斷擴大,到90年代末供需趨向
穩定,增長幅度較緩。目前,北美地區的易拉罐生產線共有169條,生產線平均
速度為1522罐/分,年總生產能力約1090億只,市場需求量約1070億
只,預測到2004年罐生產線經過優勝劣汰之后數量有所下降約剩下157條,
生產線速度將提升到1630罐/分。古巴目前易拉罐年生產能力為3億只,年需
求量2.3億只。據行家預測,總體上北美供需市場增幅很小,已趨向穩定,但會
在新罐形如700ml規格,及用于功能型飲料方面的250ml規格有所增長。美國近幾年的易拉罐需求量
單位:億只
年 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需求量 1010 982 991 1007 1020 1040 1070
歐洲供需兩旺
歐洲2000年飲料罐總需求量達到355億只,2001年上半年已達18
0億只,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主要原因是飲料市場需求增長6%,啤酒增長
5%,促進了飲料罐需求增長。
2000年德國增長幅度最快達到37億只,領先歐洲的領頭羊英國,英國的
增長量為3000萬只左右,西班牙和萄葡牙增長幅度為10%,增長總量為26
億只。西班牙飲料罐需求量已繼英、德之后增長最快的地區,去年總需求量達到5
2億只,有望繼續增長,米維薩是西班牙最大的一家制罐企業,1999年銷售額
達1.55億美元,近幾年來銷售額都是強勁上升趨勢,而1991年這家罐廠銷
售額僅為4500萬美元。由于罐商看好西班牙、萄葡牙的市場需求,美國后天冠
業集團正在西班牙建一條易拉罐生產線,采用馬口鐵材料生產330ml飲料罐,
年產7.5億只,預計2002年投產。
波蘭對金屬包裝容器需求量不斷上升,預計到2004年用于包裝的金屬材料
消費量將達到340萬噸,CANPAK罐業公司在波蘭已有3條生產線,年生產
能力超過18億只,還有配套的3條易拉蓋生產線生產202、206規格易開蓋
。目前正在建造二條生產500ml鋁質量拉罐生產線,初期生產能力為年產6億
只,之后計劃增長拉伸機把生產能力提高到8.5億只,若需求繼續增長將會再上
二條線。
澳大利亞由于紅牛功能飲料250ml裝流行,2000年易拉罐需求增長6
0%,總量為10億只。據行家預測今后一段時間歐洲易拉罐需求量將保持在4%
~5%的增長幅度。
南美生產過剩問題緩解
90年代中期南美地區易拉罐需求顯示出巨大潛力,促進罐業迅速發展,總生
產能力達到300億只,隨著罐生產能力的不斷擴大,到了90年代末期生產能力
已過剩30%。隨著需求量的不斷增長,目前生產能力過剩已縮至21.6%,到
2004年有望縮至10.5%左右。
巴西是南美最大飲料、啤酒消費市場,也是包裝容器需求增長最強勁的地區,
年消費鋁質易拉罐90億只,年消費鋁材12.5萬噸,其65%用于啤酒包裝,
其余用于飲料,共有8家罐廠和3家易開蓋廠,預計今后需求量將以5%遞增。此
外,在鋼質包裝容器方面,年消費近70萬噸馬口鐵,人均消費約4kg,其中6
5%用于食品方面包裝,6%用于罐蓋生產,其余用于化工及其它方面包裝。
墨西哥對易拉罐的需求量僅次于巴西,年生產能力為70億只,很快將達到9
0億只。近幾年需求量都穩步上升。
墨西哥包裝容器需求情況
單位:億只
1997 1998 1999
鋁質 59 65 68
鋼質 33.6 36.3 40
二 集團化生產占優勢
總部在英國的歷時恒(REXAM)是世界頭號飲料包裝容器制造商,年產量
超過400億只,2000年集團總銷售額與1999年相比上升17%,利潤上
升18%。而在罐包裝容器主面與1999年相比猛增95%,易拉罐品種方面利
潤大幅上升的原因是2000年7月收購了美國一家大型罐廠——國家制罐公司,
由這家罐廠獨家為澳大利亞紅牛功能飲品提供250ml罐,這種罐的成本比33
0ml低,而銷售價卻較高。該公司也在俄羅斯近郊建有工廠,在1999年和2
000年間銷售額增長50%左右。
僅管為了獲得歐盟對Rexam收購國家制罐公司的認可,對集團內的罐廠進
行改組,轉讓在英、德、法的一些罐廠,但仍然是世界興號飲料包裝容器制造商,
在歐洲罐市場占有40%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共有144家工廠,年總銷售額中飲
料罐占75%。
皇冠和波爾是世界上較大制罐集團,皇冠集團擁有223家工廠,分布50個
國家,在全球中每5個飲料罐就有一個來自皇冠,在北美、歐洲等地每3個食品罐
就有一個來自皇冠。
波爾在北美的年總生產能力約350億只,在美國擁有35%的鋁質二片罐市場份
額。庫爾茲是美國一家大型啤酒廠,年產45億只罐、蓋配套給該公司的啤酒包裝
,為了降低罐包裝成本,庫爾茲裝制罐廠部分與波爾進行合資,使罐業走向專業化
。
這些集團化的制造商,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從技術進步、原輔材料采購,設
備更新換代等降低產品成本方面都有很強的優勢。
三 金屬材料趨向鋁板材
制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美國用于包裝容器的鋁金
屬材料消費1998年達到199.92萬噸,比1997年增長2.24%,成
為第二大消費市場,占全年鋁消費量的21.6%。美國在易拉罐方面的材料始終
采用鋁板材,每年約有40%鋁板材用于易拉罐方面的生產。歐洲14%左右鋁金
屬材料用于飲料生產,由于鋁質金屬的較高回收再使用價值,出于對環境保護的考
慮,現在已開始大量轉向鋁材方面,1999年生產的易拉罐有63%采用鋁材,
比1998年增長2%。2000年比1999年增長9%,英國1999年為6
6%,2000年增長6%,芬蘭、瑞士、希臘、意大利、波蘭等罐市場開始傾向
采用100%的鋁材,德國為10%,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各約30%。
由于鋼罐比鋁罐成本低約千分之七美元,在南美地區鋼罐主導飲料包裝市場,
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對資源的循環使用方面考慮,包裝材料鋁質逐步替代
鋼質。巴西現在采用率為65%,今后兩年會增長10%。在噴霧罐方面,過去一
直是由鋼質主導地位,而從2000年開始已有許多產品轉向鋁材,增長率達到2
%~3%,隨著拉伸技術在生產噴霧罐方面的應用,鋁質類噴霧罐將逐步占領市場
。
四 注重回收
鋁在包裝業中強勁對手來自PET材料,PET材料可以通過注塑模具制成奇
異外觀,而鋁材就相對較難,但二種材料的價格上存在很大的差異,PET受石油
價格影響,而鋁可通過自己的回收循環使用,降低材料成本,且受到環境組織的重
視。
近年來歐美及一些易拉罐消費活躍地區,不斷提高鋁罐及鋁質包裝材料的回收
率,在回收方面開展較早的國家,已不再爭論廢鋁罐回收價值問題,而已變成日常
的工作,而開展較晚的國家正在十分努力去做。美國是這項目開展較早也是回收率
最高的國家。德、荷在歐洲起著領頭羊作用。墨西哥提倡100%回收率。
近幾年美國廢罐回收率
%
年 份 1997 1998 1999 2000
回收率 60 56 57.9 62.5
1999年美國廢鋁、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
單位:萬噸
消費 回 收 回收率
鋁質包裝 232 134.2 57.9%
鋼質包裝 235 137.68 58.6%
環境學家認為鋁罐與其它包裝容器相比更具有環保性,就其容器而言,反復回
收減少環境污染;就其使用的材料而言,鋁材反復使用有效節約資源,保持地球環
境,而其它包裝容器如普遍盛行的塑料、PET材料而言,都源于石油,石油的不
斷開采,將會造成資源的枯竭。
1999年一些國家的廢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
%
國 家 美國 日本 德國 荷蘭 意大利 英國 澳大利亞
回收率 58.6 82.9 80 75 10 30 73
注:①歐洲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總水平為47%。
②日本1998年鋁罐回收率為74.4%,有79%再使用于鋁罐材的制造。
五 不斷進行技術改進和資產重組
為了保持易拉罐在飲料、啤酒包裝方面占主導地位,罐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
降低成本和改進外觀已成主旋律。美國皇冠集團為更大幅度降低成本,已研究出被
稱為“超級蓋”的鋁質易開蓋。并推向市場。據稱這種產品與原來產品相比可節約
材料10%,目前這種產品年產能力18億只,正加快擴大生產計劃,以滿足需求
,近期將實現年產70億只的生產能力。此外,該公司還開發使用環保型制冷材料
的自冷罐,首批推向市場3500萬只,這種自冷罐在拉環拉啟后不到三分鐘,就
可實現飲料溫度下降15℃。
在降低材料使用厚度方面,北美已從204規格罐口轉向202規格,使用的
鋁質材厚度降到0.259mm,鋼質材料為0.22mm。
對金屬彩印中油墨量的控制,采用密度法以消除不同觀察者對同一圖案顏色的
感覺和意會的差異,以及光線充足與否對顏色判斷影響,可以對顏色中油墨含量作
定量分析。對罐形外觀改進所實施的浮雕及異形狀工藝成本方面也得到有效控制。
摘取2001年世界金屬包裝容器桂冠的逼真人物圖案及動物圖案的易拉罐產品,
可以看出金屬彩印技術的成果及轉向。
國際較大型的一些罐業集團,以及易拉罐設備模具制造商近年來都在進行資產
重組,以更有效進行控制成本。
六 國內易拉罐業仍在困境中
國內易拉罐業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雖然只有二十年的歷史,卻走過了
三次危機。第一次是1988年實行銀根緊縮的政策背景下,國內輿論界對易拉罐
生產和消費是否符合國情展開激烈論戰。當時易拉罐被視為高消費、崇洋風,同時
國家將原輔材進口關稅由20%提高到40%,生產企業面臨生死考驗。第二次危
機發生在1989年6月,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全國飲料市場一落千丈,易拉罐
業陷入困境。第三次是“匯率風波”。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國內易拉罐業迅
速發展,原來罐廠擴容,新建廠增加,從而達到年產100億只的生產能力,但由
于需求量始終未能有效突破,生產過剩導致了第四次危機。
近幾年,國內對易拉罐的需求量始終保持在60億~70億之間,因此國內罐
廠仍然未能擺脫困境。這一方面是國民的傳統消費習慣及消費水平的影響,玻璃瓶
仍主導著啤酒包裝。另一方面是易拉罐已不再被視為高消費品或成為時尚消費,但
又由于具有一定經濟水平的消費價位,而難于成為大眾消費從而替代玻璃瓶,像德
國近年來易拉罐已逐步取代啤酒玻璃瓶包裝。再者,目前由于罐業大多數處于困境
中,以及受相關行業影響,罐廠要投入很大一筆資金進行大幅度技術改造,去降成
本,從而使總體價位降下來促進消費有難度。隨著市場競爭加激,優勝劣汰法則必
將在國內罐業中表現出來,國內罐業必將參照國外罐業發展的路子,進行技術改造
,進行資產重組以求發展。據行家預測,到2005年中國用于包裝方面的鋁金屬
消費量達到90萬噸,約占鋁金屬總消費量的14.3%。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
長,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環保方面的重視,國內易拉罐歷經第四次危機之
后將迎來燦爛的日子。
總之,易拉罐業的發展與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經濟發展促進環保意
識提高,促進對有效資源的循環使用,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中國最早開始生產易拉罐是什么時候
1940年,歐美開始易拉罐售用不銹鋼罐裝的啤酒,同一時期鋁罐的出現也成為制罐技術的飛躍。1963 年,易拉罐在美國得以發明,它繼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設計特點,在頂部設計了易拉環。這是一次開啟方式的革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享受,因而很快得到普遍應用。到了1980年,歐美市場基本上全都采用了這種鋁罐作為啤酒和碳酸飲料的包裝形式。隨著設計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鋁罐趨向輕量化,從最初的60克降到了1970年的21~15克左右。
2 材料金趨向鋁
制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美國用于包裝容器的鋁金 屬材料消費1998年達到199.92萬噸,比1997年增長2.24%,成 為第二大消費市場,占全年鋁消費量的21.6%。美國在易拉罐方面的材料始終 采用鋁板材,每年約有40%鋁板材用于易拉罐方面的生產。歐洲14%左右鋁金 屬材料用于飲料生產,由于鋁質金屬的較高回收再使用價值,出于對環境保護的考慮已開始大量轉向鋁材方面,1999年生產的易拉罐有63%采用鋁材, 比1998年增長2%。2000年比1999年增長9%,英國1999年為6 6%,2000年增長6%,芬蘭、瑞士、希臘、意大利、波蘭等罐市場開始傾向 采用100%的鋁材,德國為10%,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各約30%。 由于鋼罐比鋁罐成本低約千分之七美元,在南美地區鋼罐主導飲料包裝市場, 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對資源的循環使用方面考慮,包裝材料鋁質逐步替代 鋼質。巴西的采用率為65%,兩年會增長10%。在噴霧罐方面,過去一 直是由鋼質主導地位,而從2000年開始已有許多產品轉向鋁材,增長率達到2 %~3%,隨著拉伸技術在生產噴霧罐方面的應用,鋁質類噴霧罐將逐步占領市場 。鋁的回收
鋁在包裝業中強勁對手來自PET材料,PET材料可以通過注塑模具制成奇 異外觀,而鋁材就相對較難,但二種材料的價格上存在很大的差異,PET受石油 價格影響,而鋁可通過自己的回收循環使用,降低材料成本,且受到環境組織的重 視。 歐美及一些易拉罐消費活躍地區,不斷提高鋁罐及鋁質包裝材料的回收率,在回收方面開展較早的國家,已不再爭論廢鋁罐回收價值問題,而已變成日常 的工作,而開展較晚的國家正在十分努力去做。美國是這項目開展較早也是回收率 最高的國家。德、荷在歐洲起著領頭羊作用。墨西哥提倡100%回收率。
中國的易拉罐業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雖然只有二十年的歷史,卻走過了 三次危機。第一次是1988年實行銀根緊縮的政策背景下,國內輿論界對易拉罐生產和消費是否符合國情展開激烈論戰。當時易拉罐被視為高消費、崇洋風,同時 國家將原輔材進口關稅由20%提高到40%,生產企業面臨生死考驗。第二次危 機發生在1989年6月,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全國飲料市場一落千丈,易拉罐 業陷入困境。第三次是“匯率風波”。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國內易拉罐業迅 速發展,原來罐廠擴容,新建廠增加,從而達到年產100億只的生產能力,但由 于需求量始終未能有效突破,生產過剩導致了第四次危機。 近幾年,國內對易拉罐的需求量始終保持在60億~70億之間,因此國內罐 廠仍然未能擺脫困境。這一方面是國民的傳統消費習慣及消費水平的影響,玻璃瓶仍主導著啤酒包裝。另一方面是易拉罐已不再被視為高消費品或成為時尚消費,但 又由于具有一定經濟水平的消費價位,而難于成為大眾消費從而替代玻璃瓶,像德國的易拉罐已逐步取代啤酒玻璃瓶包裝。再者,由于罐業大多數處于困境 中,以及受相關行業影響,罐廠要投入很大一筆資金進行大幅度技術改造,去降成 本,從而使總體價位降下來促進消費有難度。隨著市場競爭加激,優勝劣汰法則必 將在國內罐業中表現出來,國內罐業必將參照國外罐業發展的路子,進行技術改造 ,進行資產重組以求發展。據行家預測,到2005年中國用于包裝方面的鋁金屬 費量達到90萬噸,約占鋁金屬總消費量的14.3%。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環保方面的重視,國內易拉罐歷經第四次危機之 后將迎來燦爛的日子。 總之,易拉罐業的發展與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經濟發展促進環保意識提高,促進對有效資源的循環使用,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最早的啤酒瓶口都包有一層“鋁箔紙”,為什么現在不見了?
啤酒的歷史很悠久,自從啤酒被引進我國之后,也是深受大家的歡迎,人們對啤酒不斷的研究創新,現在啤酒的品牌也是有很多,而且啤酒的樣式也是越來越簡單化,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早期的啤酒,瓶口處都是包有一層鋁箔紙的,但為何現在不見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早期的瓶裝啤酒,在封口處都是會帶有一層鋁箔紙的,這層鋁箔紙包裹著瓶蓋和瓶頸,那這層鋁箔紙到底有什么用呢?為什么現在瓶裝的啤酒上面都沒有這層鋁箔紙了呢?懂行人說,這層鋁箔紙的主要作用就是起到密封,這樣就可以了防止空氣進入瓶中,里面的啤酒就不會因氧化而變質了。
現在的瓶裝啤酒之所以沒有這層鋁箔紙,是因為鋁箔紙可以遮擋光線,紫外線照射不進去,就會讓啤酒產生一種“日光味”,會影響啤酒的口感,所以鋁箔紙就沒有了,對于這兩種解釋,在我們不懂行的人看來,其實非常的有道理,但這并不是正解。啤酒中含有氣體,只會往外漏氣而不會進入空氣。從鋁箔紙如果是為了防止紫外線,那為什么不把整個屏都包裹起來?疑問也是有很多。
其實啤酒瓶本身的顏色就有些重,也是可以阻擋紫外線的,那就沒必要多包一層鋁箔紙,那到底它真正的用途是什么呢?其實最早的啤酒,封瓶手段和香檳酒都是一樣的,香檳酒的口是用軟木塞封著的,頂端也有鐵絲扣著,但這樣看起來很不好看,所以就有人想出用金箔紙包裹瓶口,這樣看起來就要高大上很多。
隨著不斷的發展,香檳酒也是逐步的普及了,香檳酒瓶口處的金箔紙也是逐漸被鋁箔紙代替,有了啤酒之后,也是延習了香檳酒的封口方法,所以早期的啤酒,瓶口處都是包一層鋁箔紙,但這成本就加大了很多,為了降低成本,人們也是發明了啤酒瓶蓋,瓶蓋上21個鋸齒正好能達到最好的密封效果,隨著工藝不斷的進步,鋁箔紙也是漸漸被取消,所以現在大部分的啤酒上面都是沒有見到這層鋁箔紙了。
關于《鐵絲拉環啤酒有哪些》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