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47啤酒
一,奧丁格啤酒
品牌發源:1731年 德國
二,科羅娜啤酒
品牌發源:1925年 墨西哥
三,喜力啤酒
品牌發源:1864年 荷蘭
四,百威啤酒
品牌發源:1876年 美國
五,朝日啤酒
品牌發源:1880年 日本
六,嘉士伯啤酒
品牌發源:1847年 丹麥
七,瓦倫丁啤酒
品牌發源:1878年 德國
八,福佳啤酒
品牌發源:1966年 比利時
九,麒麟啤酒
品牌發源:1907年 日本
十,柏龍啤酒
品牌發源:德國
2. 1853啤酒
能量守恒和能量轉化定律與細胞學說,進化論合稱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而其中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發現,卻是和一個“瘋子”醫生聯系起來的. 邁爾的研究 這個被稱為“瘋子”的醫生名叫邁爾(1814~1878),德國漢堡人,1840年開始在漢堡獨立行醫.他對 邁爾 萬事總要問個為什么,而且必親自觀察,研究,實驗.1840年2月22日,他作為一名隨船醫生跟著一支船隊來到印度.一日,船隊在加爾各達登陸,船員因水土不服都生起病來,于是邁爾依老辦法給船員們放血治療.在德國,醫治這種病時只需在病人靜脈血管上扎一針,就會放出一股黑紅的血來,可是在這里,從靜脈里流出的仍然是鮮紅的血.于是,邁爾開始思考:人的血液所以是紅的是因為里面含有氧,氧在人體內燃燒產生熱量,維持人的體溫.這里天氣炎熱,人要維持體溫不需要燃燒那么多氧了,所以靜脈里的血仍然是鮮紅的.那么,人身上的熱量到底是從哪來的?頂多500克的心臟,它的運動根本無法產生如此多的熱,無法光靠它維持人的體溫.那體溫是靠全身血肉維持的了,而這又靠人吃的食物而來,不論吃肉吃菜,都一定是由植物而來,植物是靠太陽的光熱而生長的.太陽的光熱呢?太陽如果是一塊煤,那么它能燒4600年,這當然不可能,那一定是別的原因了,是我們未知的能量了.他大膽地推出,太陽中心約2750萬度(現在我們知道是1500萬度).邁爾越想越多,最后歸結到一點:能量如何轉化(轉移)? 他一回到漢堡就寫了一篇《論無機界的力》,并用自己的方法測得熱功當量為365千克米/千卡.他將論 邁爾 文投到《物理年鑒》,卻得不到發表,只好發表在一本名不見經傳的醫學雜志上.他到處演說:“你們看,太陽揮灑著光與熱,地球上的植物吸收了它們,并生出化學物質……”可是即使物理學家們也無法相信他的話,很不尊敬地稱他為“瘋子”,而邁爾的家人也懷疑他瘋了,竟要請醫生來醫治他.他不僅在學術上不被人理解,而且又先后經歷了生活上的打擊,幼子逝世,弟弟也因革命活動受到牽連,在一連串的打擊邁爾于1849年從三層樓上跳下自殺,但是未遂,卻造成雙腿傷殘,從而成了跛子.隨后他被送到哥根廷精神病院,遭受了八年的非人折磨.1858年,世界又重新發現了邁爾,他從精神病院出來以后,被瑞士巴塞爾自然科學院授為榮譽博士.晚年的邁爾也可以說是苦盡甘來,在晚年他先后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還獲得了蒂賓根大學的榮譽哲學博士、巴伐利亞和意大利都令科學院院士的稱號.1878年3月20日邁爾在海爾布逝世. 焦耳的堅持不懈 和邁爾同時期研究能量守恒的還有一個英國人——焦耳(1818~1889),他自幼在道爾頓門下學習化學、數學、物理,他一邊經營父親留下的啤酒廠,一邊搞科學研究.1840年,他發現將通電的金屬絲放入水中,水會發熱,通過精密的測試,他發現:通電導體所產生的熱量與電流強度的平方,導體的電阻和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就是焦耳定律.1841年10月,他的論文在《哲學雜志》上刊出.隨后,他又發現無論化學能,電能所產生的熱都相當于一定功,即460千克米/千卡.1845年,他帶上自己的實驗儀器及報告,參加在劍橋舉行的學術會議.他當場做完實驗,并宣布:自然界的力(能)是不能毀滅的,哪里消耗了機械力(能),總得到相當的熱.可臺下那些赫赫有名的大科學家對這種新理論都搖頭,連法拉第也說:“這不太可能吧.”更有一個叫威廉·湯姆孫(1824~1907)的數學教授,他8歲隨父親去大學聽課,10歲正式考入該大學,乃是一位奇才,而今天聽到一個啤酒匠在這里亂嚷一些奇怪的理論,就非常不禮貌地當場退出會場. 焦耳不把人們的不理解放在心上,他回家繼續做著實驗,這樣一直做了40年,他把熱功當量精確到了 焦耳 423.9千克米/千卡.1847年,他帶著自己新設計的實驗又來到英國科學協會的會議現場.在他極力懇求下,會議主席才給他很少的時間讓他只做實驗,不做報告.焦耳一邊當眾演示他的新實驗,一邊解釋:“你們看,機械能是可以定量地轉化為熱的,反之一千卡的熱也可以轉化為423.9千克米的功……”突然,臺下有人大叫道:“胡說,熱是一種物質,是熱素,他與功毫無關系”這人正是湯姆孫.焦耳冷靜地回答到:“熱不能做功,那蒸汽機的活塞為什么會動?能量要是不守恒,永動機為什么總也造不成?”焦耳平淡的幾句話頓時使全場鴉雀無聲.臺下的教授們不由得認真思考起來,有的對焦耳的儀器左看右看,有的就開始爭論起來. 湯姆孫碰了釘子后,也開始思考,他自己開始做試驗,找資料,沒想到竟發現了邁爾幾年前發表的那篇文章,其思想與焦耳的完全一致!他帶上自己的試驗成果和邁爾的論文去找焦耳,他抱定負荊請罪的決心,要請焦耳共同探討這個發現. 在啤酒廠里湯姆孫見到了焦耳,看著焦耳的試驗室里各種自制的儀器,他深深為焦耳的堅韌不拔而感動.湯姆孫拿出邁爾的論文,說道:“焦耳先生,看來您是對的,我今天是專程來認錯的.您看,我是看了這篇論文后,才感到您是對的.”焦耳看到論文,臉上頓時喜色全失:“湯姆孫教授,可惜您再也不能和他討論問題了.這樣一個天才因為不被人理解,已經跳樓自殺了,雖然沒摔死,但已經神經錯亂了.” 湯姆孫低下頭,半天無語.一會兒,他抬起頭,說道:“真的對不起,我這才知道我的罪過.過去,我們這些人給了您多大的壓力呀.請您原諒,一個科學家在新觀點面前有時也會表現得很無知的.”一切都變得光明了,兩人并肩而坐,開始研究起實驗來. 1853年,兩人終于共同完成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精確表述.
3. 1901啤酒
1876年,Adolphus Busch與摯友合作創制了一個啤酒新品牌,這就是百多年來歷久不衰的百威啤酒。1901年以后,他們的釀酒公司的啤酒產量達到100萬桶,大大超乎其競爭對手帕布斯特公司,從此成為美國最大的啤酒企業。
安海斯-布希公司是兩個家族非凡聯姻的產物。從公司誕生至今,一直具有濃厚的家族色彩,其董事長兼總裁一職,始終由家族的核心成員擔任,這種傳統在今天已被證明是百威啤酒賴以成功的基礎和保證。
4. 1868啤酒
啤酒或許是“拼酒”的最佳用酒。可是,有一類啤酒則需要細品——它們便是啤酒中的珍品,獨特的風味和相對較少的供應量使它們在啤酒家族中獨樹一幟。
口味獨特而復雜,往往具有較lager啤酒(下層發酵,市場上常見的啤酒基本都是lager啤酒)更高的酒精度,口感也更厚重。
比利時:復雜工藝和多樣風味的啤酒圣地
啤酒真正的圣地在比利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像比利時那樣提供如此多風味的啤酒——據說那里生產500種不同口味的啤酒。比利時的釀酒工藝也深深影響了其他國家的啤酒工業。
傳統比利時啤酒除了使用大麥做主要原料之外,還要添加香料與水果,如橘子皮、莓類水果等,這使得比利時啤酒展現出豐富多樣的香氣和口感。
比利時啤酒中最重要的是“修道院啤酒”,包括由真正的修道士釀制的Trappist和授權非修道院酒廠制作的Abbey Beer。Trappist均采用“上層發酵法”(ale),酒精度較高,通常經過2到3次瓶內發酵,而且全程采用手工制作。現在,比利時的Orval金谷、Chimay智美、Westmalle偉馬力、Rochefort羅斯福與Westvleteren,和荷蘭的修文修道院是世界上僅有的六家Trappist啤酒釀造者。
此外,比利時還有一種釀造過程復雜的啤酒——Lambic。Lambic最大的特色在于采用“自然發酵法”,而且至少要在橡木桶中儲存3年后才裝瓶。通常儲酒用的橡木桶選擇波特或雪莉酒使用過的舊桶,從而增加酒的的層次。Lambic裝瓶大多用軟木塞封蓋,這樣一瓶啤酒可以存放更長的時間,而且停留在瓶內的酵母還會繼續發酵,使得Lambic保持活力。
德國:小麥啤酒的天堂
德國是世界上啤酒消耗最大的國家。德國啤酒種類豐富,其中以小麥啤酒居多。在1516年,《啤酒純凈法》規定釀制啤酒只能用大麥、麥芽、啤酒花(600090,股吧)和水,傳統的德國酒廠至今仍嚴格遵照這一規范。
經典的德國啤酒多采用Lambic的釀造方式。在德國的啤酒之鄉巴伐利亞,到處可見啤酒在生活中的痕跡。
據說,巴伐利亞北部有種“石頭啤酒”:將重約400公斤的石頭放在山毛櫸堆上烤至1200℃,然后將紅熱的石頭放進煮沸釜中,石頭的高溫使麥芽糖迅速轉變為焦糖,緊緊粘附在石頭上,之后再把石頭放進發酵槽中,迅速冷卻的焦糖再次溶解,這樣釀造出的啤酒便含有一種特殊的煙熏味。
愛爾蘭:不可錯過的黑啤酒
愛爾蘭的黑啤酒(stout)享有盛譽。或許是那里濕冷的氣候令人們對口感重的黑啤酒青睞有加。采用烘培麥芽釀制的黑啤酒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飲后可起到御寒的作用,因此被稱為“黑面包”。
愛爾蘭最出名的黑啤當屬Guinness健力士。這種啤酒色澤呈深黑,被叫做“波特”。現在,每天有一千萬品脫的健力士黑啤被喝掉。
英國:就要一點苦
英國堅持其自8世紀開始的傳統,禁令在啤酒釀制中使用啤酒花。這是英國啤酒口感帶苦味的發端。直到今天,英國人對苦啤酒仍偏愛有加,他們認為,不同的苦啤酒都具有獨特的口味,而且酒勁也各不相同,
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是Bitter(加入麥芽的Real Ale)苦啤酒,Mild清啤酒苦味與酒度比苦啤酒低,顏色比苦啤酒深,呈深褐色,稱棕啤。
只屬于一瓶酒的酒杯
高端啤酒每款都配有專用的酒杯。那些形狀各異的杯子,并非只是花哨的點綴,而是對啤酒品飲有著重要影響的道具。
什么樣的啤酒用什么樣的杯子,是經過總釀酒師測試后作出的選擇。根據香氣和口感特點,每款啤酒都有一種杯子是最匹配的,或細長優雅,或闊口粗矮,或是容量豪氣的品脫杯,或是造型婉轉的花型杯……
杯子的深淺粗細以及形狀,直接影響到人們喝酒時嗅覺、味覺和視覺的感受。這種感觸,是藝術家才可以準確運用的敏銳和細膩。
專用酒杯還賦予高端啤酒一種品飲上的儀式感——當你端起一只這樣的酒杯時,“拼酒”的念頭不免立刻變得惡俗,不經意間,你會放緩節奏,開始細細品味,就如同品味一杯優雅的紅酒。
5. 啤酒1902
辛辛那提人數35萬左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夏季炎熱潮濕,傍晚涼爽。平均氣溫12°C,平均年降雪量為81.3厘米,平均年降雨量1040毫米。春季與夏季最潮濕,不過降雨量全年分布相當均勻。 辛辛那提冬季(一月,尤其二月)總會降雪,可以進行冬季運動。冬季氣溫在-3到6 °C之間,夏季在19到30 °C之間。與匹茲堡和納什維爾一樣它是一個美國向西擴展時期的邊界城市。而作為一個內陸港口和運河城市它可以與路易斯維爾、圣路易斯和新奧爾良相比。作為一個移民和工業城市它可以與布魯克林區、費城、克里夫蘭、芝加哥和底特律相比。從許多角度上來看辛辛那提是一個前鋒城市。1850年這里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猶太醫院。同年這里出產了第一張賀卡。1853年這里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縣立消防隊。1867年成立的辛辛那提紅人于1869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職業壘球隊。1880年辛辛那提是世界上第一個建造和擁有一條大鐵路的城市,這條鐵路連接美國東西。1902年市內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加強水泥摩天大樓。美國男童子軍是1905年從辛辛那提起家的。由于市內有許多德國移民,在禁酒期以前辛辛那提是美國啤酒工業的先驅。到1939年為止辛辛那提的電臺是美國第一家以50萬瓦功率發射的電臺。1954年這里建立了第一家公共電視臺。萊垍頭條
6. 1857啤酒價挌
閱己:審視自己,認清方向
人生如同萬里長征,低谷和迷茫在所難免,抱怨的人會被困在原地,審視自己的人會獲得重生。
晚清名臣曾國藩,便是在事業低谷期做了充分的反思,才找到新的方向,最終“挽清朝于既倒”,建立了不世之功。
起初,曾國藩信奉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因此,他為人直來直去,不給他人留顏面,甚至敢要挾咸豐皇帝。
1857年,太平天國勢頭正盛,清朝唯有曾國藩訓練出來的湘軍能與之對抗。
偏偏這時,曾國藩的父親去世了,按規定曾國藩要丁憂三年,但彼時太平天國的攻勢正是兇猛,咸豐皇帝便挽留他。
于是,曾國藩趁機要挾皇帝,讓皇帝給他督撫大權。
不料皇帝手一揮:“那你回家丁憂吧。”
曾國藩愣住了,本以為用人之際,皇帝會妥協,誰知自己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曾國藩的事業走到了低谷。
回家后,曾國藩一直在想自己到底哪里錯了。
苦悶不堪時,曾國藩把讀過的儒家經典又讀了一遍,始終沒找到答案。
于是,他把目光落在了那本薄薄的小冊子——《道德經》上。
有了些人生閱歷的他,發現《道德經》里的“柔弱勝剛強”才是入世應該秉持的真理。
它看似是消極的出世,實則是積極的入世,因為迂回之術有時候更容易達成目的。
想到這里,曾國藩大徹大悟,他興奮地在書的扉頁上寫下8個大字:“大柔非柔,至剛無剛。”
這次思想上的轉變,讓曾國藩后來走得越來越穩。
很多時候,低谷是命運的饋贈,它讓你有時間反省自己,然后以全新的姿態重新開始。
越己:超越自己,先破后立
有人說:“敢于奮斗的人,地上有路,勇于打破的人,處處有路。”
明朝大儒王陽明,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打破,不斷地建立,最終找到了方向,建立了心學。
人若想超越自己,唯有躬身入局,打破舊規則,建立新規則,才能實現自我的超越。
王陽明很小的時候,便對老師說:“人生第一等事是讀書做圣賢。”
這句話奠定了他一生的發展路徑。
為了尋找圣賢之道,王陽明有過一段“五溺”時期,也就是在5件事情上都迷失過方向。
這5件事分別是俠客、騎射、辭章、神仙、佛老。
這5個方面對王陽明的事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但它們都不屬于圣賢之道。
在此期間,王陽明還根據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論,上演了一出“守仁格竹”,他盯著竹子看了7天,不僅沒有看出任何道理,反而病倒了。
這讓王陽明對朱熹的理學產生了懷疑。
直到35歲那年,他因仗義執言,得罪了劉瑾,被發配到了貴州龍場。
落得如此境地,他開始反思:“仗義執言卻被發配龍場,圣賢之道始終不見方向,如今又有生命危險,追求圣賢之道難道錯了?”
內心的激烈沖突,終于在一天夜里,化身真理出現在王陽明的心中。
一聲大笑劃破夜空,是的,他悟道了。
他說,向外物尋求真理大錯特錯,圣人之道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正所謂:“打破外物,才見真空。”
縱觀王陽明悟道的過程,就是一個破除外物,尋求本心的過程。
先破后立,超越自己。
破舊習性,開新風氣。
悅己:愉悅自己,身心自在
有人說:“人在社會上打拼時,難免會為人情、名利所累,但是懂生活的人,會把身心的自在和愉悅放在首位。”
季羨林先生曾經說過:“百分之百的人生是沒有的,不完滿才是人生。”
既然人生不完滿,索性自在度余生。
在北大,季先生是有名的教授,在生活中,他卻是一位幽默灑脫的鄰居。
《清華園日記》的出版便是最好的證明,日記中,季先生記錄了自己上大學時的一些想法和情緒,其中不乏過激的言辭。
準備出版這本書時,出版社考慮到季先生的形象,建議適當刪減一些內容。
季先生卻說:“一字不改,一句話也不刪,我不是圣人。”
這一直率舉動,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季先生對吃也很隨性,他說:“讓卡路里和維生素見鬼去吧,我覺得好吃我就吃,心里沒有負擔,胃口自然好。”
有一年中秋節,季先生特意去了北京的一家莫斯科餐廳,想品嘗他家久負盛名的啤酒和冰淇淋。
朋友連忙囑咐:“你身體不好,不能吃冰淇淋之類的東西。”
季先生風趣地答道:“我是屬豬的,吃什么都沒問題。”
在學術界,季先生是公認的學術大家,為了掙脫名利的束縛,他堅決不要任何頭銜。
他曾幽默地說:“三項桂冠一摘,還我一個自由自在身。”
人生短暫,不顧一切去做喜歡的事吧,只有這樣,才可以說今生不虛此行。
身心自在,才見本來面目,才覺皆大歡喜。
7. 1848啤酒
墨西哥
不要用刀叉吃雞肉卷,直接用手。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雞肉卷的頭部,然后大快朵頤,這種吃法才地道。
格魯吉亞
在傳統晚宴上,不能啜飲,而要一干而盡。
日本
不要把筷子插在飯上面。只有在佛事上,供奉給死者的米飯上才能插筷子,這被認為是很晦氣的事。
韓國
不要單手接菜,而要用雙手接。這是更尊重人的表現。
泰國
不能用叉子將食物送到嘴里,只能用勺子來吃飯。勺子才是主要的進餐用具,叉子只是用來把食物推到勺子里。同樣在泰國也不用筷子,除非是在吃碗裝的中餐時。
法國
吃飯的時候不要把手放在腿上,要把雙手都放在桌面上。盡管你的雙手可能沒有在使用餐具,但是要別人看到你的手是一個禮貌的行為。
德國
不要用刀切土豆,而應該直接用叉子叉著吃。如果你用刀切土豆,意味著你覺得土豆還不夠熟,用叉子叉著吃你才能嘗到鮮嫩多汁的土豆。
西班牙
不要吃完飯就溜之大吉,而要享受“飯后閑聊時光”。板鴨人民喜歡在飯后喝杯茶、消消食,慢條斯理才是板鴨的生活節奏。
英國
吃萵苣的時候不要使用餐具,直接用手指蘸醬吃,那叫一個嘎嘣脆。這是英國的傳統吃法。
匈牙利
不要邊喝啤酒邊干杯,甚至最好都不要喝啤酒。因為在1848年匈牙利革命被奧地利鎮壓后,奧地利士兵喝啤酒慶祝,此后,匈牙利就禁止喝啤酒慶祝。這一傳統延續至今。
8. 1849啤酒
據新華社6月15日報道,繼兩周前被不明身份人員潑紅漆以抗議法羅群島捕鯨活動后,丹麥標志性雕塑“小美人魚”13日夜再一次遭人為破壞,雕塑被潑上藍色油漆。
不法分子同時在雕塑前的空地上用丹麥語留下“釋放阿卜杜拉”的字樣。哥本哈根警方說,一名當地居民夜間外出遛狗時發現有人對雕塑實施破壞并報案。
警方正在查找一名身高約1.7米、滿頭金發的女性嫌疑人。目前,尚不清楚“阿卜杜拉”所指何人。
據在丹麥工作的中國導游崔琳介紹,她14日早上帶團到“小美人魚”景點游覽時,發現雕塑左半身及腿上被潑上藍色油漆,警方在景點周圍攔起警戒線,游客只能從遠處參觀美人魚。而皇冠餐廳老板夏光譜上午10時左右經過該地時,發現油漆已基本被清理完畢。
5月29日夜間,不明身份人員向“小美人魚”雕塑潑灑紅色油漆,并在雕塑前空地上寫下“丹麥,保衛法羅群島鯨魚”等字樣。
“小美人魚”雕塑位于哥本哈根長堤公園的港口巖石上,由丹麥雕塑家愛德華·埃里克森根據安徒生童話創作。歷史上,“小美人魚”雕塑也曾多次遭到破壞。
“小美人魚”代誰受過?
據人民日報14日消息,素以幸福指數最高、社會高度文明而著稱的丹麥,不久前卻發生了一樁不太“文明”的事——作為丹麥地標之一的小美人魚銅像,被人潑了一身紅油漆。原本青銅色的精美雕像,現在從頭到尾“血淋淋”的,令許多觀者感到不忍直視。
小美人魚銅像是丹麥的象征,堪稱國寶。它以安徒生童話中的形象為原型雕鑄,被視為純潔和善良的化身,擁有世界知名度。此次小美人魚銅像遭破壞,在丹麥乃至其他不少國家都引發了巨大爭議。潑漆者被推測是動物保護人士,因為在雕像前的地面上,還用同樣的紅漆寫著——丹麥一直在維護法羅群島的捕鯨行為。
法羅群島的漁民在每年夏季獵殺長肢領航鯨的傳統已經延續了400多年。與日本等一些國家常年從事商業利益驅動的大規模捕鯨行為不同,法羅群島自然條件較惡劣,土壤貧瘠,當地人無法依靠農作物收成維生,而捕獵的鯨肉和鯨脂是他們食物重要來源。盡管每年捕殺數量僅為該物種總量的約0.1%,但是漁民在淺灘宰殺鯨后留下的大片紅色血跡,仍令人們難以接受,更是招致動物保護人士的憤怒譴責。
不過,一位居住在丹麥的朋友卻這樣告訴筆者,法羅群島位于挪威海和北大西洋之間,和格陵蘭島一樣,都是丹麥的海外自治領地,擁有自治政府、議會和獨立的行政權。同時,盡管丹麥是國際捕鯨委員會的成員國,但在法羅群島的捕鯨活動并非由國際捕鯨委員會監管,而是由當地政府監管。所以,向丹麥政府抗議,阻止獵鯨,好比“到火神廟求雨”——找錯了門。
于是,抗議活動就產生了以下怪圈——一些動物保護人士每年都以各種形式向丹麥政府抗議無果;激進的抗議者不惜破壞丹麥國寶、以引起各界的重視,可結果還是不了了之。獵鯨的傳統照舊,潑漆者也很難被追查,獨留下無辜的小美人魚黯然神傷。
小美人魚銅像自1913年落成以來,遭遇過“斬首”“斷臂”,還被從底座上拋入大海……擁有不同文化背景、信仰抑或追求的各類人士中,有的不斷利用人們對小美人魚的關注,借傷害行為吸引輿論的眼球;有的甚至僅因意見得不到滿足,就拿小美人魚出氣。
英諺有云:“自由過了頭,一切亂了套。”不論是繼承傳統的自由,還是表示抗議的自由,都不應沒了邊際、失了界限。自由應是一個能使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或許在現代文明社會中,以更文明的方式實現表達的自由更加有效。在反捕鯨領域,一些海洋環境組織在積極行動,通過收集簽名、請愿等方式,溝通和交流一直在進行中,也取得了一些進展。而出現在丹麥的激進抗議行為,只會在破壞國家文物的同時,將環保行為的正義性打上折扣。
表達多樣觀念,不等于可以無底限地實施對抗行為。現代社會的文明要素,缺不得理性和包容。
9. 1857啤酒
巴伐利亞啤酒品牌是巴伐利亞啤酒集團推出的,前列款啤酒創始于1857年,已榮獲22枚頭牌和19塊銀牌,在意大利更是擁有較高的人氣,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巴伐利亞冰純啤酒是一款酒精度較低,口感細膩醇厚的麥芽啤酒,此酒汲取深層礦物水精心釀制而成。是巴伐利亞啤酒品牌旗下較早問世的一款產品,而巴伐利亞黑啤是隨著巴伐利亞啤酒品牌不斷發展推出的新產品,擁有濃郁的煙熏氣味,口感柔和,還有絲絲巧克力味,是一款啤酒。
10. 1793啤酒
第96集:鴉片戰爭公元1840年四月七日星期二,英國倫敦春天里普通的一天,在英國下議院,一場異常激烈的辯論剛剛拉開序幕。
在場的四百多位下議院議員都加入了論戰之中,這樣的辯論足足進行了三天,但是讓他們激烈爭論的不是英國的法案和政令,而是攸關萬里之外另一個國家國運的決策。
辯論焦點只有一個,英國政府到底該不該籍鴉片之名,對遙遠的中國發動一場戰爭,議員當中,被后世譽為英國漢學之父的托馬斯斯當東備受矚目,他極力鼓動用戰爭取代對中國的外交談判,這一主張來自其幾十年來懟中國情況的廣泛了解和切身體驗。
十二歲時,斯當東曾跟隨英國特使馬嘎爾尼出使中國,作為使團中年齡最小和唯一會講中文的成員,受到乾隆的青睞,得到一個皇帝親手贈送的荷包。
隨馬嘎爾尼出使是斯當東對中國產生興趣的開始,對中英兩國來說,這更是一次影響極為深遠的重要事件,它是東方的首席代表中國和西方的新銳代表英國,兩個當時世界上最具分量的大國之間的第一次正式接觸,也是令無數曾對中國魂牽夢繞的歐洲人改變他們對這個東方古國的印象的轉折點。
這里曾是避暑山莊的詹泊敬誠殿,公元1793年9月24日,乾隆皇帝就是在這里度過了他的八十三歲生日,并在此接見英國特使馬嘎爾尼一行,馬嘎爾尼訪華的名頭是慶祝乾隆皇帝大壽,但根據國務大臣鄧達斯的訓令,他此行的真正使命是增進與中國的來往,以便在中國銷售及其印度領地的產品。
為此,英國人做足了準備,光禮物就帶了六百多箱,包括全歐洲最精美的天體運行儀,標有各國國土、首都和航海線路的地球儀,備有一百一十門火炮的英國最大戰艦-君主號模型,以及榴彈炮等武器。
他們確信這些代表歐洲先進科技的禮物,一定能使中國人印象深刻,讓皇帝眼花繚亂。
使團上下對完成使命信心十足,尤其是馬嘎爾尼,這位頗有名望的貴族,曾出任駐俄公使,外交經驗豐富。
當船隊經過一年的艱苦旅程,臨近目的地,他注視著陽光下的海岸感嘆-我感到了希望。可是在前方,等待這些滿懷希望的來客的究竟是什么呢。
魚宏亮:讓馬嘎爾尼不能接受的是他必須向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君臣之禮,而他只肯單膝跪地或者行吻手之禮,中英雙方官員為這個問題僵持不下,在這個禮儀的背后,隱藏著中英雙方難以逾越的認識上的鴻溝,英國試圖通過貿易手段打開中國市場,而中國則把使節來訪當作納貢稱臣。
當馬嘎爾尼終于獲準覲見乾隆皇帝,他失望的發現,他們精心挑選的禮物,在大清皇帝眼里都不過是奇技淫巧,他們提出的增設貿易口岸,固定關稅等貿易請求,遭到斷然拒絕,乾隆皇帝在給英王的敕諭上,豪邁的宣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沮喪之余,馬嘎爾尼仍想方設法做了各種努力,例如請大臣福康安,觀賞英國衛隊演練歐洲新式火器,他以為這位備受乾隆喜愛的將軍,會對此大感興趣,或許能幫忙美言幾句。
結果福康安冷淡的回答,看也行,不看也行,想來沒有什么稀罕。此次通過外交打開中國市場的嘗試最終以徹底失敗告終,精疲力盡的馬嘎爾尼在清廷的反復催促下坐船返航,但他沒有空手而歸,離華前,使團用了三個多月由北京南下,沿途觀測中國內地形勢,跟各地的軍事設施、水陸交通,重新審視這個貌似強大的古老帝國。
眼光敏銳的馬嘎爾尼在日記本中寫下了他的判斷,清朝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只要輕輕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到在地。
他不發自豪的寫道,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負有關,他很想凌駕各國,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進步,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馬嘎爾尼相對客觀地說明了當時清政府的國際觀,以及他在處理對外關系時抱持的心態。魚宏亮:清朝以一個游牧民族為主要特色的政治體制,入主中原,取代明朝,建立了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帝國,他在塑造自己的政治文化過程當中,主要是學習明朝,學習儒家文化的國家治理思想,這也使得它同時接受了傳統中國王朝,認為中國就是世界中心的觀念,這種文化優越感,使得清朝在早期與西方列強的交往過程中,并不能以平等的心態對待他們,從而在雙方的地位、關系的認知方面產生巨大差異。乾隆二十二年,即公元1757年,一道圣旨從京城傳到沿海各省,清王朝開始奉行徹底地閉關鎖國政策,除廣州一地外,其它港口停止對外貿易,這道圣旨后來一直被認為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后于世界的禍根,頒布閉關措施的直接原因,是怕西方商船北上,洋人深入內地,會支持沿海地區已經存在的反清情緒,內外勾結,威脅清政府的統治,而閉關鎖國的直接后果是中國與世隔絕。清廷和士大夫們自滿于帝國的強大、閉目塞聽,對世界局勢變化一無所知。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下令撰修的清朝第二部《大清一統志》完成,其中,關于歐洲的記述基本沿用了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的說法,認為歐洲大國是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提都沒提英國的名字。就在這一年,英國發明家瓦特已經取得他在改進蒸汽機過程中的第四項專利,亞當斯密贊頌自由貿易的杰作—《國富論》已經在英國出版了十八年,并被無數次銷售一空。英國的上空響徹著機器的轟鳴聲,與彌漫著新時代降臨伴有的新鮮氣味。公元1764年,織布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能一次將棉花紡成多跟棉線的珍妮紡紗機。公元1774年,經瓦特大力改良后的蒸汽機投入生產,公元1819年,史蒂芬森發明了旅行者號蒸汽機車,因為前進時煙囪不斷冒火,它被稱為火車。各種新發明層出不窮,英國領先世界各國進入工業革命,并在這場革命的滾滾浪潮中,從一個農業島國崛起為工業強國。到1820年,英國的工業生產量已占全球總產量的一半。馬勇:從全球史的視角來看,在英國工業革命之前,世界的主導是西班牙和荷蘭,但是英國崛起的原因是工業革命,新的產能蒸汽機這種技術的發現,那么發現之后國內的產能迅速飽和,歐洲市場也飽和,因此他面臨產能輸出的過程,我們要注意到就在16世紀,人類又面臨一個大轉折,航海的發現,指南針的應用,這一系列發現使東方和西方的距離拉近了,而中國又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在西方眼里面很早就知道中國,那么這樣的話,中國就成為一個沒有被工業化開發的地區,當然成為英國資本家的首選。如果四億中國人的襯衣下擺都加長一英寸,我們的工廠就能忙上幾十年,只要打開這個壁壘就好了,曼徹斯特的工廠主們一廂情愿的暢想。擁有遼闊的土地,豐富的物產和數之不盡的人口,在英國商人眼中,再沒有比中國更加人興奮的國家了,而且這里還出產迷人的茶葉。茶葉最早由荷蘭人從中國運到歐洲,當這種散發芳香的綠色葉片來到英國,他很快就迷住了英國人,甚至改變了他們對酒精的依賴和日常生活習慣。17世紀早期,一份英國人的早餐主要由冷肉、魚和啤酒組成,茶葉普及后,面包、土司和一杯茶成為最常見組合,英國政府對茶葉進口收取高達百分之一百的關稅,使其成為政府的重要財政來源,拿英國機器產品換取中國的茶葉,英國人是這么盤算的,令他們頭疼的是,中國人什么都不想要。馬勇:因為在西方來之前,中國古典社會結構就是士農工商,這四個階級使這個社會很穩定,但是這個社會穩定的前提條件,是什么呢,是工人、農民很穩定,他穩定就是沒有更多的消費能力,那么這樣在中國和西方的貿易當中,中國是初級農產品出去,英國是他的工業品進來,那么在這種狀態,中國就沒有辦法接納西方的工業品,因此當時中國面對解決貿易順差的關鍵,只在于能不能提升中國士農這兩個階級的消費能力,能不能培養他們的消費習慣,更重要的能不能刺激他的消費的沖動,沒有能力,沒有習慣,沒有沖動,那當然社會就不可能接納更多的工業品了。中國就像一個吸收白銀的黑洞,從公元1701年到1759年,英國從中國的進口額高達兩千六百萬英鎊,而向中國的出口僅有九百萬英鎊,英國東印度公司駛往中國的商船,時常載著極少的貨物,和90%甚至高達98%的金銀,到18世紀末,他們已經越來越難以湊到足夠的錢運往廣州換取茶葉,中英貿易里,中國占有嚴重的順差。令英國人憤怒的是中國人不僅不打算回報他們對茶葉的熱愛,甚至根本不歡迎他們的到來。這里是廣州十三行路,今天十三行已經是全國著名的服裝批發市場,據說中國五分之一的服裝都是從這里被批發出去的,早上五點鐘,街頭的人流已經摩肩接踵,小販的叫賣聲此起披伏,這種繁忙景象,絲毫不遜于兩百多年以前。閉關鎖國時期,清政府在唯一對外開放的口岸廣州,授權了一批商行,負責與洋人的所有買賣,這就是十三行,清代一段竹枝詞描述了十三行當時的輝煌,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洋商并不能自由地與中國商人接觸,只能把貨物賣給十三行的行商,也只能通過行商來采辦自己所需要的貨物。魚宏亮:除了經商,行商們有時還要兼任非正式的、外交官的職能,負責把天朝的規矩告知洋人,因為根據規定,洋商不能直接接觸中國官員,表面上看是因為這些官員不屑與蠻夷往來,但實際上他們通過各級代理人牢牢地把持著中外貿易中最豐厚的禮金和回扣。十三行畫卷上的這座臨江建筑,是粵海關盤查衙門,旗桿上高懸著寫有欽命粵海關盤查的旗子,衙門口的門柱上分別掛著禁止走私和盤查字樣的牌子。公元1689年,第一艘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抵達廣州,被要求繳納近兩千五百兩的管理費,經過討價還價,這筆費用打了五折,降到一千二百兩,條件是付給粵海關監督三百兩的感謝費。魚宏亮:無論是英國政府、東印度公司,還是從事對話貿易的商人,都難以容忍這種局面,他們決定采取一切手段,在官方談判暫時不能奏效的情況下,利用清政府的管理漏洞來打破這種僵局。如果中國人沒有需求,那就為他們創造一個,罌粟是一種美麗的草本植物,最早產于希臘,公元7世紀經由阿拉伯人之手傳入中國,明代以前僅被作為藥物使用,罌粟花結果后的汁液經過熬制,可以制成一種毒品-鴉片。明代后期,熬制鴉片作為煙來吸食的方法從外洋傳入中國,大清皇帝們對這種外來玩意的警惕由來已久。公元1729年,雍正皇帝就頒布了清朝第一道禁止販運和吸食鴉片的詔令,公元1796年,他的孫子嘉慶皇帝在即位當年,又下令禁止進口鴉片,這些禁令是否起到了作用呢。作為應對,壟斷印度鴉片種植和出口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決定不再直接出面向中國出售這種商品,它的做法是強迫印度農民種植罌粟,提高產量,設立加工廠,用心研究怎樣讓出產的鴉片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然后向一定數量的英國散商頒發特許執照,把鴉片批發給他們,再由他們走私到廣州去。馬勇: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英國的內部它廢除了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的壟斷權力,所有的英國商人都能做了,大家都是圍著利潤去奔跑的,這也是在后來短短的時間里面,使鴉片泛濫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每年東南季風即將結束的十月,到次年西北季風即將開始的一月,無數裝滿鴉片的商船如過江之鯽,云集在廣州附近的洋面,這是鴉片商人們的盛大交易會。以廣州為中心,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陸,一箱箱鴉片被搬進船艙,長驅直入整個中國,就像無數英國人愛上喝中國出產的茶,上百萬中國人染上吸英國制造的鴉片的習慣。地主、商人、士兵、官宦,甚至和尚道士、妓女乞丐都拿起了細長的煙槍,廣東和福建的煙館多得像英國的酒館,英國人再也不愁沒錢買茶葉了,貿易平衡向不利于中國的一端不斷地傾斜。公元1800年到1839年四十年間,由于鴉片走私外流的白銀高達六億兩,平均每年流失白銀一千五百萬兩。而在公元1821年,道光皇帝即位之初,大清國庫里的白銀統共也不過有二千萬兩,白銀大量外流的結果是銀價的高漲和國內經濟的動蕩。除了影響社會經濟因素,鴉片也威脅到清政府的統治。道光十二年,即公元1832年,廣東連州的瑤民發動起義,兩廣總督李鴻賓帶兵鎮壓,結果傷亡慘重,戶部尚書禧恩奉命趕來協助,回來上奏朝廷,李鴻賓剿匪不力,是因為廣東士兵多食鴉片,不耐山險。道光皇帝聞之震怒,圍繞日益泛濫的鴉片,大清官員們展開了一場持久論戰。公元1836年5月,太常寺少卿許乃濟上奏,稱禁煙法令毫無效果,不過淪為官吏受賄的借口,而吸煙者雖多,卻多是無足輕重的平民百姓。他提出弛禁鴉片的主張,建議將鴉片貿易合法化,政府對其征稅,以貨易禁,禁止使用白銀交易,允許內地種植罌粟,抵消進口數量。弛禁的觀點無視鴉片貿易對國家體制和百姓的危害,實質上是為了逃避禁煙責任,維護長期從中獲取貨賄的部分廣東官員和商人集團的利益。公元1838年6月,鴻臚寺卿黃爵滋上了請嚴塞漏危以培國本折,提出以重刑嚴懲吸食鴉片的人,一年內無法戒絕吸食就定為死罪,朝廷上下為之震動,支持嚴禁的奏折大量出現,其中有一個人的奏章深深觸動了道光皇帝,那就是湖廣總督林則徐。在奏折中,林則徐厲聲警告,如果不禁絕鴉片,數十年后,中國將沒有能抵御敵人的士兵,國庫也沒有能充當軍餉的銀兩,最終令道光皇帝下定決心,實施禁煙的還有另外一件事。公元1838年10月,東直門外的靈官廟,正在為主持廣真尼姑做壽,有御史舉報,廣真多年來時常招攬妓女,來廟里唱曲賭博,引誘官員尋歡作樂,官兵趕來查抄,竟然抓到莊親王跟輔國公在此吸食鴉片,這件事被當時的好事者編成名為靈官廟的曲子四處傳唱。鴉片的危害已蔓延到皇室,道光皇帝盛怒之下迅速將莊親王和輔國公革職,對提出弛禁的許乃濟降職,讓支持嚴禁的林則徐進京,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就此開始。公元1839年1月8日中午,欽差大臣林則徐焚香九拜,從正陽門出彰儀門,由北京啟程南下,于三月十日抵達廣州,入住越華書院,三月十八日,他在書院召集十三行行商,命令他們說服外國商販,三天內上繳所有鴉片,出具永不攜帶的保證書,并對持觀望態度的鴉片商人宣稱,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拒不合作的外國商人被林則徐軟禁在廣州商館中,針對林則徐的舉措,英國駐華商務監督查理.義律做出了一系列回應。這個一直反對英國對華走私鴉片的海軍上將,在未來那場以鴉片為名的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馬勇:義律是英國政府任命的大中華區的商務代表,對華貿易代表,因此英國商人必須接受他的管轄,但是英國商人又面對的是,就是中國現在,林則徐要求商人都要交鴉片,那么商人如果交給中國,那當然是純粹的一個商業貿易事件,不構成一個國家關系。鴉片戰爭這件事情上,義律確實起到了一個決定性的作用,因為他在中國成為了英國的唯一代表,因此他的判斷決定了英國政府的立場,因此這時候講譴責義律,譴責英國的侵略者,那當然百分之百是正當的。公元1839年5月,林則徐已經收繳煙槍四萬多桿,鴉片兩萬多箱,道光皇帝下令將鴉片就地銷毀。虎門銷煙沉重打擊了鴉片走私,但是無論林則徐還是道光皇帝,都沒有預見英國政府的反應,也沒有做好足夠的應對準備。有外國人這樣評價,中國人已經落入了使他們直接面對女王陛下的圈套,當英國政府得知廣州禁煙的情況,外相巴麥尊勃然大怒,狂妄的放言,對付中國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先走他一頓,然后再做解釋。公元1839年10月1日,英國內閣在巴麥尊主導下,決定派遣一支艦隊前往中國,反對黨托利黨就這一決議向議會提交了彈劾議案,在三天的辯論之后,投票開始,二百七十一票對二百六十二票,最終,英國下院以九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對華戰爭決議。英國戰艦排除了他們在國內遇到的異議,來勢洶洶地集結于廣東海面,一場揭開中國近代史序幕的戰爭迫在眉睫。在廣州預想到英國不會善罷甘休的林則徐,已調集清朝水師,雇傭民船,以洋炮鞏固了虎門炮臺,做了各種迎戰準備,可是出乎林則徐意料的是,英國艦隊只是封鎖了珠江口,并沒有進攻,而是轉而北上了。林則徐并不知道封鎖珠江口,只是英軍整個軍事戰略的第一步。公元1840年7月2日,一支英軍艦隊幽靈般地出現在浙江舟山群島間的海面上,舟山群島位于中國長江入海口南側,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洋面上,因此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深水港的自然條件,在貿易和軍事上都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看到突然出現在眼前的英國艦隊,定海縣令姚懷祥感到無比得驚異,這么多的如此巨大的戰艦,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他內心已經感到了勢態的嚴重。公元1840年7月5日,對于道光皇帝而言是十分平常的一天,在向太后請安后,他處理了幾道日常奏折。正是這一天下午兩點三十分,英國艦隊打響了進攻定海的第一炮,駐守定海的清朝官兵,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猛烈的炮火,九分鐘,只用了九分鐘,英軍就摧毀了清軍所有的戰船和岸炮,當晚,英軍攻入了定海縣城。一面是毫無還手之力的敗局,一面是作為定海父母官的守土之責,縣令姚懷祥最后選擇了投水自盡。徐平:定海失守,當時英國艦炮僅用了九分鐘,就全部摧毀清軍所有的海防設施,這里就體現出了當時中英兩軍武器裝備上的巨大差距,當時清朝的大炮,炮管由于是鑄造的比較粗糙,而英軍在英國工業革命之后,它利用先進的技術,這個生產出來的炮管,明顯比鑄造的炮管更加均勻,對稱和光潔,這些特點就提高了火炮的精確度,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技術上的差距,才使得英國戰艦在清軍岸炮的射程之外,就可以猛烈準確地摧毀了清軍所有的防御設施。占領定海后,英軍繼續北上,八月十一日,抵達天津附近的白河口,直逼京師,英軍的第三個戰略目標就是北上抵達北京,用武力震懾清政府。這次他們又如愿了,英國兵艦陳兵天津白河口,震動了北京皇城的太和殿,朝廷的意愿是將中外的沖突解決在遙遠的廣州,絕不允許他們威脅到北京。其結果直接導致了林則徐被撤職查辦,接替他走到歷史前臺的是時任直隸總督琦善,他代表政府接下了巴麥尊寫來的信函。在白河口親眼見識到英國的炮艦后,琦善深受震撼,向皇帝匯報英國的汽船,順水逆水,皆能飛渡,中國用的炮,卻還是前名留下來的東西,無力對抗并非良策,他力勸英軍只要南下廣州,問題就能得到解決。9月15日,英軍南下,琦善以一張空頭支票化解了一場近在天子腳下的危機。魚宏亮:在廣州,琦善更加堅定了清軍不敵英軍的判斷,他跟義律就停戰條件討價還價了一個多月,直到公元1841年1月7日,英軍攻占虎門口的沙角和大角炮臺,他才被迫擬定了一份穿鼻草約,包括割讓香港島,賠償洋銀六百萬元,恢復廣州通商等內容。這份幾經周折才得以擬定的草約,沒有結束戰爭,它所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令琦善跟義律雙雙丟了官職,道光皇帝怒斥琦善擅自割讓領土,認為他所匯報的清軍軍械不利,兵力不固,民情不堅都是怯懦之辭,將琦善革職抄家。遠在倫敦的巴麥尊同樣暴跳如雷,認為義律的要價極其不夠,談判根本沒有必要,對中國只需要用大炮說話。英國政府以藐視訓令撤掉了義律的職務,新的駐華全權代表璞鼎查派遣來華,道光皇帝則派出侄子奕山為靖逆大將軍和欽差大臣,統帥大軍清剿英軍。奕山到達廣州之后,對戰局日益失去耐心的道光皇帝不斷下旨,催他進剿。公元1841年5月21日,清軍對英國船艦發動了攻擊,此戰以奕山向英軍求和,最終付給義律六百萬元的贖城費而告終。公元1841年8月,璞鼎查抵達澳門,按照巴麥尊命令,英軍主力繞開廣州一路北上,十月一日定海失守,十月十日,鎮海失守,十月十三日寧波失守,東南沿海,連連告急,英軍一路勢如破竹。是因為清軍將士膽小怯戰嗎,公元1841年10月1日的第二次定海戰役中,定海總兵葛云飛與調來支援的安徽壽春總兵王錫鵬,浙江處州總兵鄭國鴻率兵五千余人血戰,直打到槍管和炮管不能再發射,先后壯烈殉國。這樣的故事在這場戰爭中并不少見。然而,不管這些清軍官兵如何英勇抵抗,換來的卻還是一次次的戰敗。徐平: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軍事失敗,充分體現了當時中英兩國在軍事實力上的巨大差距,這個差距不單單體現在武器裝備、軍事技術上,也體現在軍事理論與戰略戰術上,英國在與歐洲列強兩三百年的海上爭霸戰和殖民地擴張的戰爭中,積累了豐富的海戰、海島爭奪戰,登陸戰、要塞攻堅戰等一系列近代戰爭經驗,而這些經驗對于閉關鎖國、墨守成規的清王朝來說,是非常生疏的,例如,在這次戰爭中,英軍在虎門、定海、鎮海等多次登陸作戰中,都采用正面用炮火狂轟,而在清軍的視界之外,采取兩翼包抄的戰法,成功地取得了一次次的勝利。公元1842年8月29日,英國旗艦康華麗號抵達南京江面,欽差大臣耆英與璞鼎查在軍艦上簽訂了《南京條約》,九月十五日,道光皇帝痛苦地批準了這些喪權辱國的條約,十二月二十八日,維多利亞女王批準了條約,《南京條約》共有十三款,主要包括賠償兩千一百萬洋銀銀元,廢除廣州的公行壟斷制度,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口岸,割讓香港島,核定關稅等內容,在隨后簽訂的《中英虎門條約》中,又增加了英國享有片面最惠國待遇,英國人享有治外法權等一系列內容。公元1844年,美法兩國利用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的困難局勢和恐懼心理,迫使清廷先后簽署《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這些條約在日后被不斷修訂和擴展,中國從此從天朝上國時代進入不平等條約時代,被亦步亦趨的拖入西方列強主宰的國際秩序中,陷入殖民主義的深淵。魚宏亮:鴉片戰爭的發動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為英國帶來了超乎預料的巨大收益,這些利益主要體現在巨額賠款,優勢貿易,占領土地,司法特權等方面,所以英國璞鼎查返回國后,興奮地宣布,我為你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對于清政府來講,更為嚴峻的是,通過戰爭和談判,列強認清了清政府外強中干的本質,英美等國獲得的巨大收益,刺激了西方列強蜂擁而至,此時的清政府面臨著群狼環伺,危機四伏的局面。戰敗沒有促使清政府認識到自己的落后,公元1845年,俄國因清政府贈送原文大藏經,回贈了各種天文、地理儀器和八百多冊現代科技圖書,理藩院收到這批圖書后,僅翻譯出書名,便束之高閣。十三年后,公元1858年,日后的中國首位駐外外交官郭嵩燾來到北京任職,看到這些書大為感慨,認為如果早點翻譯出來,一定會在保衛海疆中起到作用。也是在這一年,遠在德國的馬克思在他的筆記本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認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決斗中杯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