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利時三料和雙料啤酒的區別
6款適合女性喝的啤酒:
夏天就要來了,又到了喝冰鎮啤酒、擼串的季節。好多女孩不愛喝啤酒,因為感覺味道發苦。
其實啤酒里也有很多酸酸甜甜的口味,果香濃郁,喝起來就像果汁一樣,一不小心就微醺了。這里就給大家介紹幾款適合女孩喝的啤酒。
1,林德曼
林德曼是果香啤酒里最普及的品牌,除了網上有賣之外,很多超市、便利店里都能買到。
便利蜂里的女士啤酒,紫色那個是林德曼,黃色的是星琥
林德曼之所以普及,因為它的口味是最大眾化的,非常像果汁,嘗不到太多酒味,很可口。它產自精釀啤酒發源地——比利時,有很多口味,蘋果的、櫻桃的、草莓的、桃子的、黑加侖的、藍莓的……味道都不錯,我個人最喜歡櫻桃味的和桃子味的。酒精度一般3.5%,作為啤酒來說也是比較適中,青蘋果味的酒精度5%,稍微高一些。
林德曼在各個地方價格差別比較大,從16塊多到30多不等。
2,星琥
星琥啤酒產自德國,也叫雪芙豪夫,德文為Schoefferhofer,是一款非常地道的小麥啤酒,被稱為啤酒中的香檳。星琥果味啤酒系列有西柚味和石榴味兩種,糖度不是很高,甜得恰到好處。酒精度只有2.5%,非常適合當飲料。
3,圣堡
圣堡啤酒也是產于比利時的啤酒,它是用乳酸菌發酵釀制的,很特別。
這款酒也有很多種口味,櫻桃味、檸檬味、桃子味……它最大的特點是甜,甜度比上面兩種都高,剛一入口覺得特別可口,但是喝多了真是有點膩。它的酒精度只有2.3%,就當小甜水喝吧。這款的價格也比上面兩種便宜。
4,奢莉
還是比利時產的,比利時真是一個精釀啤酒之鄉。它的顏值很高,瓶子的設計充分考慮了面向女性用戶的打算。
奢麗口味也很多,覆盆子味、櫻桃味、石榴味、桃子味……它最大的特點是不過濾,喝的時候能有一點水果屑和啤酒花的口感,更平添喝鮮榨果汁的感覺。甜度跟林德曼類似,比較適中。酒精度3.5%,也很適中。
5,芙力
芙力是英國最暢銷的水果啤酒品牌之一,產自比利時。由100%純果汁與頂級的白啤酒制作而成,也有草莓、荔枝等好幾種口味。芙力草莓啤酒,加上冰,濃濃的草莓味兒,沒什么泡沫,像喝鮮榨汁,非常好喝,一點酒精味都沒有。
但是,千萬不要被它騙了,它的酒精度有4.1%呢,光顧著好喝,你一定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甜醉。
6,樂蔓
樂蔓啤酒與眾不同的風味源于其特殊的釀造工藝:將舊酒于與新酒混合,倒入開放式容器中進行混合發酵,然后將酒裝瓶,儲藏在酒窖進行二次發酵。它有兩種口味,一種就叫水果啤酒,里面包含了樹梅,草莓,山森子,接骨木漿果;還有一種櫻桃口味。
樂蔓啤酒可以放在高腳杯中,當紅酒或香檳喝,酒體濃郁的色彩和果香,都顯得很高級。它的酒精度是3.8度。
還有一些網上很推薦的“女士啤酒”,我個人感覺并不怎么好喝,比如粉象、1664玫瑰啤酒,味道都太接近普通啤酒,不如上面幾種可口,我就不在這里推薦了。
2. 雙料啤酒和三料啤酒
酒精度高一般在8度以上,麥芽度18以上,口感更佳,首先有雙料到四料之分就是兩種香氣和四種。
3. 比利時三料啤酒介紹
三料和四料這個說法基本僅限于對比利時修道院風格啤酒的描述,其中還有兩個是金色艾爾和雙料。但是這個三和四不單純是指麥芽投料量,甚至這個三和四指代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
三料指的是更多的啤酒花的投料量,對于麥芽的投料量沒有過于具體的定義。如果你真的喝tripel,口感上會更加明顯地體現出酒花的香氣和苦度,尤其是一些認證的修道院啤酒會大量使用捷克或者德國產薩茲酒花,其中花香和藥草味是很獨特的。三料的側重和雙料以及四料是不在一個區間的。三料風格創始者是比利時西麥修道院(westmalle)的tripel。
4. 比利時四料啤酒排名
1.海底撈啤酒。原麥汁濃度13,也難怪海底撈稱之為“精釀啤酒”。
2.艾爾鮮啤酒。麥芽汁濃度12,指標優秀。
3.白熊啤酒。比利時的一款啤酒,麥芽汁濃度11.6。
4.喜力啤酒。用料是傳統的麥芽,原麥汁濃度11.4,容量比較小,價格稍貴。
5.德國領鷹小麥啤酒。德國的啤酒舉世聞名,即便是這種低端的德國啤酒,原麥汁濃度也有11.3。
6.朝日啤酒。日本最著名的啤酒,釀造技術較為先進,口感比較好,原麥汁濃度11.2。
7.貝里麥德維熊牌啤酒。很常見的俄羅斯啤酒,原料里面只有水、大麥芽、啤酒花,原麥汁濃度11。
8.新疆烏蘇啤酒。易拉罐裝的麥芽度是11,原料只有大米一種添加。
9.青島啤酒。易拉罐裝的原料中有大米,麥芽汁濃度10,釀造工藝先進,啤酒的風味比較好。
10.雪花啤酒。釀造工藝比較好,口感受歡迎,銷量比較好,原料中有淀粉,原麥汁濃度為8 。
5. 比利時三料和雙料啤酒的區別是什么
雙料啤酒--兩種麥芽
比利時雙料啤酒,一般在酒標上顯示“DUBBEL”。1856年,西麥爾修道院的修道士釀造了第一款“商業”修道院啤酒,這款啤酒在原來的基礎上添加了比利時棕糖和深色麥芽,所以酒體呈棕色,口味濃郁甜美,苦味略低,并有果脯或者巧克力的風味,這就是第一款雙料啤酒。
1926年,西麥爾加強了配方并第一次將這款啤酒正式命名為“Dubbel Bruin”,之后其他的其他的修道院也開始是按照西麥爾的配方設計釀造自己的雙料啤酒,所以現今的雙料啤酒的酒體全部都是棕色或是黑色的。
三料啤酒--三倍酒花
比利時三料啤酒,一般在酒標上顯示為“TRIPEL”。1934年,西麥爾推出了一款酒精度9.5%的淡色烈性愛爾是普遍認為的第一款三料啤酒,和當初的雙料啤酒一樣這款啤酒第一次發售也沒有用“Tripel”命名。
1956年,當時西麥爾的釀酒師 Thomas 加強了配方,使用了更多的啤酒花,并正式更名為Tripel,跟雙料啤酒一樣其他的修道院又開始是按照西麥爾配方釀酒,三料啤酒也就被再一次統一被釀造成立了一種顏色。
四料啤酒—雙料的雙料
比利時四料啤酒,一般在酒標上顯示為“QUADRUPEL”。Quadrupel這個詞由荷蘭修道院酒廠提出,你可以把它當成是雙料的雙倍風格,圣伯納酒廠在代工Westvleteren 12 時將這種風格命名為Abt,不過現在大部分的比利時酒廠習慣用Belgian Strong Dark Ale 比利時烈性深色愛爾來形容這種風格。
最初只有修道院酒廠才有資格稱自己釀造的這一類型啤酒為Dubbel、 Tripel、 Quadrupel、Abt,不過隨著后來條件的放寬,越來越多的修道院授權酒廠甚至是比利時以外的精釀酒廠都開始開創自己的雙料、 三料、 四料風格,以至于現在“n料風格”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了。
由此可知無論雙料還是三料四料,這個“料”指的就是啤酒的釀造原料;當然了,不是所有的三料啤酒都是用三倍的酒花,也可以是三倍的麥芽或者三種不同的麥芽。
6. 三料啤酒和四料啤酒
其實就是原料,數字越大,原料的濃度就越高。
7. 三料啤酒和四料啤酒的區別
所謂雙料、三料、四料都是修道院啤酒的典型風格類型。
所謂雙料,就是指用兩種麥芽來釀造。雙料啤酒一般都成棕色,帶有濃郁的果香味,酒精度較偏高。
所謂三料,則是使用三倍的酒花釀造啤酒,三料啤酒同樣具有非常明顯的果香味,入口后沙口,帶有酸澀的水果味道,口味帶苦,口味干爽平滑,酒精味非常淡,普遍為金黃色。
所謂四料,就是使用雙倍的雙料,即是雙料啤酒的加強版。
眾所周知,修道院啤酒初是由修道士們釀造的,同時啤酒也成為了修道院的主食之一。由于,修道士們平時也需要長時間的禱告、修行、勞作等等,如果喝得醉醺醺的,明顯的就不符合身份了。因此修道士們自己飲用的啤酒都是味道清淡,酒精度低的啤酒,這種就是單料啤酒。單料啤酒是修道士們自己飲用的啤酒,而雙料,三料,四料則是對外出售的啤酒。
8. 比利時雙料和四料
三料四品:比利時雙料啤酒,一般在酒標上顯示“DUBBEL”。1856年,西麥爾修道院的修道士釀造了第一款“商業”修道院啤酒,這款啤酒在原來的基礎上添加了比利時棕糖和深色麥芽,所以酒體呈棕色,口味濃郁甜美,苦味略低,并有果脯或者巧克力的風味,這就是第一款雙料啤酒。
1926年,西麥爾加強了配方并第一次將這款啤酒正式命名為“Dubbel Bruin”,之后其他的其他的修道院也開始是按照西麥爾的配方設計釀造自己的雙料啤酒,所以現今的雙料啤酒的酒體全部都是棕色或是黑色的。
三料啤酒--三倍酒花
比利時三料啤酒,一般在酒標上顯示為“TRIPEL”。1934年,西麥爾推出了一款酒精度9.5%的淡色烈性愛爾是普遍認為的第一款三料啤酒,和當初的雙料啤酒一樣這款啤酒第一次發售也沒有用“Tripel”命名。
1956年,當時西麥爾的釀酒師 Thomas 加強了配方,使用了更多的啤酒花,并正式更名為Tripel,跟雙料啤酒一樣其他的修道院又開始是按照西麥爾配方釀酒,三料啤酒也就被再一次統一被釀造成立了一種顏色。
四料啤酒—雙料的雙料
比利時四料啤酒,一般在酒標上顯示為“QUADRUPEL”。Quadrupel這個詞由荷蘭修道院酒廠提出,你可以把它當成是雙料的雙倍風格,圣伯納酒廠在代工Westvleteren 12 時將這種風格命名為Abt,不過現在大部分的比利時酒廠習慣用Belgian Strong Dark Ale 比利時烈性深色愛爾來形容這種風格。
9. 啤酒的雙料和三料有什么區別
簡單來說,啤酒歸根結體是一種古老的飲料(今天不談歷史),目前消費量排第三(僅次于水和茶)。所以作為飲料,啤酒君就必須適應各路人馬的需求,就好比不同地方的人都在喝茶,但風格大不相同。
最早的啤酒只是大麥汁稍微發酵,有點酒味的飲料。根據溫度和酵母菌(那時人類還不知道這是啥東東)種類的不同,分成了拉格(Lager)和艾爾(Ale),它倆的區別在于發酵位置的不同,拉格在發酵桶的下面低溫發酵,艾爾在上面溫暖環境下發酵。好比男人看見女人的反應,多數都變成了下半身思考,所以比起艾爾,拉格要更為普遍。中國所有的啤酒、喜力(Heineken)、嘉士伯(Carlsberg)、百威(Budweiser)、很多德國啤酒,都屬于這類,簡單無節操。但其實不是如此,拉格其實小批量發酵難度要高于艾爾,因為溫度要求比較低,但后來的工業生產解決了這個問題,拉格發酵溫和、能大批量產、酒體純凈、口味清淡,這是導致它普及的根本原因。比起拉格,艾爾就文藝的多,荷比盧地區、北歐諸國、英倫都是這種風格,這種酒,高端大氣上檔次,所以說的啤酒精釀大多數都是指這些。
中世紀的時候,歐洲北部水質很差,但大家不喜歡喝開水,于是比利時一幫和尚開始用煮開的水釀成啤酒,這樣能當水喝,味道也很好。大家都覺得啤酒是飲料,所以也無所謂喝啤酒禁令。后來越來越火,于是比利時自成一體,修道院風格(Abbeybeer),我們說的blond(金艾)、double(雙料)、triple(三料)、brown(棕艾)甚至quadruple(四料)都是。結果英國和愛爾蘭那邊水質更夸張,超硬(硫酸鈣),他們為了掩蓋味道,只能用很多烤過的麥芽,降低PH值,用麥芽焦香掩飾水質味道,于是有了波特(Porter)。后來大家覺得焦香味都不夠爽,再來點糊味更好,就有了世濤(Stout),后來更升級為帝國世濤(Imperialstout),這些酒普遍特點是酒精度偏高。后來英國殖民印度,啤酒海運過去之后老容易壞,他們發現往里面使勁兒放啤酒花可以保質,于是就出現了一個新品種:印度淡色艾爾酒,傳說中的IPA(IndianPale Ale,印度淡艾),喝的人多了,也就流行了,但這個酒跟印度半毛錢關系都木有好么。
捷克和德國人說了,我們的水好,喝起來就是贊。所以他們用最基本的麥芽最簡單的發酵,出來的啤酒已經棒棒噠。皮爾森(Pilsner)、白啤(Witbeer)、小麥啤(weizenbeer)、德國黑啤(Dunkelbeer)就這么出現了,基本風格一致,突出的都是最原始的麥芽味道,然后作為拉格里的佼佼者,風靡全球。這些酒酒精度數低,可以用很多替代品,成本低適合工業生產,所以世界上90%以上都被這種酒壟斷,在中國更達到了100%。
后來這個世界上出現了一個國家叫美國,情況就更不行了,水不好連麥芽都不好。但天無絕人之路,美國特別適合啤酒花生長,再加上農業發達,啤酒花蹭蹭的往物美價廉走。于是老美釀酒商開始流行把酒花往死里用,各種傳奇的IPA現身,當然美國叫自己的為APA(美國淡艾),就換了前面國家名而已。后來美國各種商業發達,加上需求旺盛,美國現在已經是世界啤酒精釀的中心,甩別人一大截了,各種類型高端酒都現身美國。(推薦關注啤博士成員
@螂王
的美國精釀酒廠巡禮知乎專欄)還有一些比較奇葩的酒,比如比利時布魯塞爾西南一代,空氣中有很多野生酵母,那里就出現了像香檳一樣利用這種酵母的蘭比克(Lambic)酒。在桶中發酵三年,也是醉了,但全世界只有那里能產。
當然其他的還有水果酒、季節性的賽松(Saison)、博克酒(Bock),德國人還老愛以自己城市名字命名,比如巴伐利亞(Barvaria)、科隆酒(K?lschbeer),維也納(Vienne)也命名了一種維也納酒,但都大同小異。
一小時聽懂啤酒風格演化史
---------------------------------------------------------------------------------------
本帖內容已由本文作者太空精釀前期發布于【啤博士】微信公眾號平臺,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